中国经济续衰退 “退薪潮”蔓延到公募基金公司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28日讯】中国银行系统已经实施“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向员工“反向讨薪”。近日部分公募基金公司也要求高级员工退回前几年的薪资。

近期以来,市场上有关公募基金公司的传言愈演愈烈,收入很高的人可能会被要求退薪,但具体细节并不明确。

周三(6月26日),有市场消息传出,有公募基金公司要求员工把2023年已发出超过290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部分的薪酬退回,部分央企已下令旗下公募基金公司启动退薪程序。

周四,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证实,多家行业巨头已要求高级别员工放弃递延奖金,或是将超出290万元部分的薪资返还。传达上述指示的国企,包括招商局集团、光大集团和中信集团。

也有陆媒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有央企旗下公募基金实施限薪举措,且自2022年起超出标准的退薪程序已于本周启动,但退薪标准并非290万元。

如果消息属实,意味着中国金融业可能将配合中共当局所谓“共同富裕”的政策,开始实施严格的薪资上限制度。

早前曾有报导表示,中国数间共同基金拟将员工薪资上限限制在约300万元。

本月初市场有消息称,公募基金公司2019年以后年薪300万元以上的员工,被要求退薪。陆媒日前报导,上述内容属实,不过目前仅发生在部分公募基金公司中,另有部分公募基金市场部人士表示对此不知情。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真的要退薪,估计最终会全行业一起实施。

另有某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坦言,虽然其公司还没有明确通知,但这几年来市场不景气,从业人员时刻处于高压状态,目前对这样的结果“也有心理预期”。

此前,中国银行业已实施所谓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根据已公开披露的信息,招商银行“反向讨薪”总额高达4,329万元,哈尔滨银行199人次人均退还2.36万元。

(记者周归航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