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續衰退 「退薪潮」蔓延到公募基金公司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28日訊】中國銀行系統已經實施「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向員工「反向討薪」。近日部分公募基金公司也要求高級員工退回前幾年的薪資。

近期以來,市場上有關公募基金公司的傳言愈演愈烈,收入很高的人可能會被要求退薪,但具體細節並不明確。

週三(6月26日),有市場消息傳出,有公募基金公司要求員工把2023年已發出超過29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部分的薪酬退回,部分央企已下令旗下公募基金公司啟動退薪程序。

週四,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證實,多家行業巨頭已要求高級別員工放棄遞延獎金,或是將超出290萬元部分的薪資返還。傳達上述指示的國企,包括招商局集團、光大集團和中信集團。

也有陸媒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目前有央企旗下公募基金實施限薪舉措,且自2022年起超出標準的退薪程序已於本週啟動,但退薪標準並非290萬元。

如果消息屬實,意味著中國金融業可能將配合中共當局所謂「共同富裕」的政策,開始實施嚴格的薪資上限制度。

早前曾有報導表示,中國數間共同基金擬將員工薪資上限限制在約300萬元。

本月初市場有消息稱,公募基金公司2019年以後年薪300萬元以上的員工,被要求退薪。陸媒日前報導,上述內容屬實,不過目前僅發生在部分公募基金公司中,另有部分公募基金市場部人士表示對此不知情。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如果真的要退薪,估計最終會全行業一起實施。

另有某公募基金內部人士坦言,雖然其公司還沒有明確通知,但這幾年來市場不景氣,從業人員時刻處於高壓狀態,目前對這樣的結果「也有心理預期」。

此前,中國銀行業已實施所謂的「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根據已公開披露的信息,招商銀行「反向討薪」總額高達4,329萬元,哈爾濱銀行199人次人均退還2.36萬元。

(記者周歸航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