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习近平主持中共政治局会议,会议主题是“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这次会议被视为是中央经济会议的预热。
当会议发布公告后,人们发现“房住不炒”四个字不见了。被冰霜雪打的房地产行业,像抓住了一颗游向岸边的稻草。
但是,在12月8日至10日正式举办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房住不炒”又出现了。
但是,奇怪的是,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完之后,在解释会议的宗旨时,中共发改委负责人宁吉喆发声,“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费”。 这是数年以来,中共高层第一次重新提起“支柱产业”的说法,显示政府将会推动房地产业的平稳运行,而“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费”,更是被外界理解为“房地产税”将难以出台的依据。
然而,更奇怪的是,在发改委宁吉喆说过“支柱产业”之后,中共财政部部长刘昆和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宣布,正式授权房地产的试点,为期5年,5年之后正式立法。
也就是说,“房地产税”还是出。
房地产在过去二十年,已经成为中共各级政府赖以生存的“造血机”,突然拨掉输血管,恒大可以被清算、破产,那各级政府怎么办呢?
据财新网报导,自2021年7月起,百强房企的单月操盘金额连续五个月同比负增长。7月至10月,百强房企的单月操盘金额同比跌幅分别为7.6%、20.8%、35.7%、32.1%。
一家年销售规模超过2000亿元的房企的高管表示:“房企的销售不理想,完全是因为购房者对它们没有信心。”越是陷入困境的房企,越需要依赖购房回款维持正常运营。
我们以前说过,现代经济最重要的一点是“预期”,或者说“信心”,没有预期就等于,火车脱离了轨道,再也开不起来了。
据彭博社报导,有迹象显示,中国(中共)政府转向促增长政策。对政府进一步放松政策的乐观情绪,抵消了一部分恒大和佳兆业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近日世茂集团股债大跌,将再次引发投资者对中国房企健康状况的担忧。中国的房地产像坐在过山车上起伏。
在房地产问题上,出现了二十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摇摆,表明房地产积累的债务与泡沫非常糟糕,但是中共当局却无法切割房地产。
硬着陆风险
近期一篇《如何防范房地产市场硬着陆风险》的工作论文在网上流传,作者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CF40研究部副主任、青年研究员朱鹤和CF40青年研究员钟益,是中共高层的智囊成员。三人在论文中提出,当前宏观政策措施应在着力防范房地产行业硬着陆风险。
论文指出,房地产价格泡沫、高房价挤占实体经济部门发展空间、高房价挤占消费、房地产投资率过高等说法一直广为流传。进入2021年下半年以后,房地产硬着陆的风险已现端倪。现在要防止房地产市场硬着陆,保住企业的现金流,也要防止房地产市场下行扩散到其他行业和部门。
根据瑞银亚洲经济研究部主管汪涛今年10月15日在新浪财经发表的文章所提供的数据,中共银行业对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信贷合计计算(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表内和表外)可能为90万亿元至102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年的GDP),相当于银行业总资产的28%~32%。
而这个百万亿级的房地产贷款,事实上分布在从国家到省市县的各级银行中,房地产债务与四千家银行关联。
大家熟悉的一句话是中国用二十年,走完了欧美国家上百年的城市化进程,难道这个过程没有代价吗?
大陆福耀玻璃的创始人曹国旺称,恒大的许家印用39亿元,贷款了2万亿元。我们稍微想一想,这怎么可能是许家印一个人有这样的能力呢?地方政府期望靠恒大房地产卖出土地,靠土地财政创造政绩,而恒大借助于地方政府的背书,向银行借款。
在逻辑上,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循环论证,地方政府认为恒大是行业第一,这个没问题呀;于是,土地划拨给了恒大,恒大对银行说,我们获得了数千亩的土地,以土地为抵押品,请贷款给我们。于是,贷款就这样办下来了。这是典型的循环论证,庞氏骗局的实质就是循环论证。
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为什么玩不下去了呢?
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庞氏骗局是可以持久的。庞氏骗局是由伯纳德·麦道夫所制造的,一个人从新投资者中借款或者支取基金,然后以此偿还正试图退出投资的投资者。
报喜不报忧,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在中共的政治经济生态已经司空见惯,甚至于一个说实话的人,在官场里根本就呆不下去。
中共高层领导人不知道这一点吗?当然知道,但是靠共产的土地、银行,以及“低人权优势”不是还可以运转很多年吗?
但是,从前两任政府,江泽民、胡温政府堆积的问题,如果习近平交给下一任,那当然也是一个办法,但是,现在习近平想连任,那这个包袱就没法击鼓传花了。
这就是在房地产问题上,反反复复,左右互搏,自相矛盾的原因。中共在房地产泡沫上打了一个“死结”,只能靠一边这么往前走着,一边靠时间化解巨量的债务。所以才出现,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声音,一会儿是支柱产业,一会儿又要征收房地产税。其实就是摇摆。再给房地产5年时间的缓冲,恒大、花样年也就这样了,救不救都是这样了,但是其他的房地产企业还要正常生存下去,但是想回到过去,谁也知道不可能了。
“那么粮食怎么办?”
地方债务、社保医疗的匮乏(中国社科院预估到2035年社保费用枯竭)、经济衰退、农村空心化等等,这都是中共面临的挑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很快就危险到中共政权的因素。
近日,习近平在《人民日报》头版发问“那么粮食怎么办?”习近平说,“过去是南粮北调,现在是北粮南调。一些地方大把的良田不种粮食,要么建养殖场,要么是种花卉果木”。
今年9月28日,在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粮食安全的约束底线”,文章指出,城镇化(房地产)在土地、水资源和能源等多方面干扰农业,降低粮食生产能力。城市用地快速扩张直接导致粮食减产,在适合规模耕作的平原地区,耕地面积缩减严重。
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在大陆的另一篇学术报导《剖析“土地财政”乱象》中指出,土地财政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这个在百度上都可以查到。
土地财政,就是房地产,地方政府的每一个官员,只想着自己的“乌纱帽”,而根本不去想土地怎么样,百姓怎么样。
在这些学术论文、官方报导中,都非常谨慎,大家可以看到,这些警示粮食安全的文章,从来没有出现“房地产”这个词,因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但是,现在在“支柱产业”和“粮食安全”之间,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中国社科院去年8月发布报告指,中国2025年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
今年9月,中共发改委在微信声明中发布粮食安全警告,坦承正在抢购澳洲小麦。
地方政府对于土地的肆意开发,导致良田被毁,耕地荒芜,中国最近还出现一个怪像,多地野猪泛滥成灾,公路、住宅区、理发店,甚至有野猪闯入百货公司,警察最后用电击打死了野猪。中共被迫要将野猪从“三有”保护动物名录中删除。
在上半年,是云南的大象由于林地被占,大象群北上昆明,人们在关注大象命运的同时,也知道了大象赖以生存的环境,被中共的GDP经济所破坏。
中国大陆目前的焦点问题是什么,看看互联网大佬的表态就知道了——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网上直播卖农产品。全球最大电商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失踪一段时间后,突然现身西班牙、荷兰等地,考察农业技术。
当中共四十年疯狂发展经济,才发现1959年“大跃进”导致的大饥荒,或许已经在又一次“敲门”了。
中国的粮食太多了怎么办?
1958年,毛泽东曾在接待到访中国的赫鲁晓夫时,发愁地问赫鲁晓夫,中国的粮食太多了怎么办?但是随后亩产万斤的谎言破灭,中国进入了严重粮荒的时期。
2020年12月,中共党媒报导,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七连丰”,库存充足。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更是达到了13,390亿斤。
中共的谎言机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只要中共存在一天,那么对于同样一件事情的说法,不到中共快到沉船,不到撑不下去,中共根本不会让“伟光正”曝光的。
其实,中国的粮食问题很早就存在隐患。
1995年的时候,美国的环境和农业问题专家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写了一本书叫《谁来养活中国?》(Who will Feed China)。他提出,由于耕地面积减少,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善,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
2012年,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国成全球粮食市场大买家》(China on a cereal buying spree)的文章,文中说,早在三十多年前,中国开始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期时,就面临一个预言式的警告:中国对粮食需求日益增长,或会导致全世界粮食短缺。
2019年7月,中国的稻米专家袁隆平面对中共央视采访时,曾经忧心忡忡地说:“中国的粮食是不够吃的,别国不卖,就麻烦了。”当时,袁隆平还又一次提到了六十年代的大饥荒,但是央视的记者马上打断说“咱们中国不缺粮食”。
但是袁隆平,马上否定了央视记者的说法,他说,中国粮食是不够吃的,要进口的,现在国家还有钱买粮食,如果人家一卡你,不卖粮,那就麻烦了,要饿肚子,这是个大问题。
2020年3月,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封关,影响了粮食出口,包括印度、越南、泰国等这些中国传统的粮食进口国。
“18亿耕地红线”修改为“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
一提到粮食安全,总有人不忘标榜“我们用全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18%的人口”,中国国务院2008年制订《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10年后的2018年,有关部门宣称“小麦、水稻和玉米的自给率约95%”。
按照“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这个目标要求,18亿亩耕地是必须坚守的红线,但是,土地财政、房地产多少年来一直在蚕食耕地。
2018年,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通知》,将“18亿耕地红线”修改为“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这个修改中共当然是不会宣传的,在大家的印象中,还是18亿亩耕地。但是,2.5亿亩的耕地,是永远找不回来了。
那么,中国真正的粮食缺口是多少百分比?中国国家统计局在2018年12月的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13158亿斤,比2017年减少了74亿斤,下降0.6%。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降到了82.3%左右,谷物自给率降到了95%左右。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世界粮食安全标准为自给率90%,这粮食包括谷物、大豆、玉米等所有主要种类。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为82.3%左右,换言之,粮食缺口是17.7%,中国并未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
而中国的土地,农药、催长素的滥用,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连续30多年占全球1/3,稳居世界首位,化肥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代价是土地板结、地力下降、过剩化肥污染水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2012年3月曾发表报告提及,根据2004年《纽约健康和营养检测调查报告》的数据,大陆移民的血铅浓度比其它族裔高81%、血液中镉的浓度高69%、血汞浓度高出正常值110%。十几年完成了其他国家一百多年的城市化,大家想一想这符合常识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经济发展的红利,但是每一个人无形中也成了社会主义的“代价”。
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共产党,对于任何一个高级官员,或者基层官员来说,他们讲党性,而没有经过选举,没有民意基础的中共,只能靠发展经济作为其合法性的依据,所以有没有GDP政绩,有没有发展经济是每一个官员有没有“党性”的衡量标准。
但是,现在,粮食直接关系到了中共执政还能不能延续的问题,就像大跃进、文革十年洁劫,对于土地的疯狂蹂躏,不得不收场了。
中国粮食短缺到底是什么程度?
2021年3月15日,中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关于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的通知》,提出“推进饲料中玉米豆粕量替代,促进料粮保供稳市”。从中共话语系统的“替代”一词,可以解读为要求减少饲料中的玉米、大豆用量。
此项文件的出台,一是,表明目前中国大陆可能出现饲料粮短缺问题;二是,目前提出的“替代”方案表面上是想通过减少玉米大豆用量,来解决“人畜争粮”问题,然而在具体的方案中,却直接写明“要求在40天左右的时间完成并且全面推广”,说明目前的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确实已经是迫在眉睫。
2020年中国出现大面积灾害,不仅波及到粮食主产区,而且肯定导致整体粮食减产。但是这些灾害好像与粮食减产没有发生任何关系。中共面对洪灾,还是称粮食大丰收。
根据最新的3月份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农业部预计2021/22销售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将再次达到“创纪录”的1亿吨;而玉米进口量则将达到“创纪录”的2,400万吨。
通过对比“创纪录”的进口粮食数量和中共宣称的连年粮食丰收和增产数量,可以发现中共的粮食数据是前后矛盾的,其媒体解释的理由中,竟然直接回避了中国出现大面积灾害带来的粮食减产这一主要原因。
如此可见,中共所谓的粮食丰收和增产数据存在巨大虚假成分,中共实施的大幅增加粮食进口,其真实目的令外界关注,一是,掩盖实际存在的粮食不足现状;二是,实施粮食囤积以应对被世界各国日益孤立的窘迫现状。
一个五千年的农业大国,却在农业与粮食问题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局,土地上不种粮食,种钢筋水泥,中共欲罢不能,两难选择,踏上了一个风大浪急的独木桥。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希望之声/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