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心事竟能减缓大脑衰退!研究证实可防失智

文/苏冠米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12月07日讯】有烦恼时,身边是否有愿意倾听自己说话的亲友?觉得对别人说出心事,会感到丢脸吗?研究发现,若有人可以倾听心声,可避免大脑认知衰退。

研究证实:有人倾听可减缓大脑功能退化

有一首很知名的闽南语歌曲,曲名为《心事谁人知》,开头第一句就是“心事若无讲出来,有啥人会知”(注:心事若不说出来,有谁会知道)。这大概是现在许多人都曾有过的感受吧?又或者,可能常听到这类的话:“我都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不会了解我的烦恼”。

即使现在通讯很发达,不少人却容易感到孤独,觉得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或是不晓得如何将内心的苦恼表达出来。这样的情况一定要趁早改变。因为随着年纪增长,大脑会发生老化或是出现神经病理学变化(例如阿兹海默氏症),如果有人可倾听心声、提供情感支持,可减缓这些大脑变化带来的伤害。

这已有研究证实。国外知名医学期刊《JAMA 网络开放版》(JAMA Network Open)今年发表一项报告指出,拥有愿意倾听自己说话的亲友,能帮助发展认知韧性(Cognitive Resilience),减缓老化或阿滋海默氏症等疾病所造成的大脑衰退

研究追踪了2,171 名年龄在 45 岁或以上的志愿者,他们本身没有患失智症、中风。研究人员发现,缺乏倾听者的人,每减少1单位的脑容量会降低0.17单位的认知功能,约为认知功能退化4.25年。相反,若有较多的倾听者,每减少1单位的脑容量仅降低0.01单位的认知功能,约认知功能退化0.25年。

认知功能的重要性不容轻忽,它涉及学习、思考、推理、解决问题、决策、记忆和注意力等能力。即使脑容量同样减少1单位,但倾听者数量越多的人,认知功能影响越小,大脑衰退表现较不明显。

这结论提示人们,当我们愿意去诉说烦恼,甚至主动维持好的人际互动,交到较多的知心好友,对大脑健康是有很大好处的。

法务部矫正署高雄戒治所临床心理师柯俊铭指出,社会互动中,找人诉说烦恼、有人倾听和预防失智的关联性大。远离忧郁也能预防失智,同样跟倾听有密切关系。

随着年纪增长,大脑会发生老化或出现神经病理学变化,有人可倾听心声,可减缓大脑衰退。(Shutterstock)

找人诉苦不易生病?

带头进行该研究的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神经科学专家乔尔.萨利纳斯(Joel Salinas)博士指出,拥有倾听者不仅对维持大脑认知功能有好处,还能减少任何与健康或老化相关的损害,例如压力荷尔蒙或血管疾病。压力荷尔蒙会削弱免疫系统,导致人体更快衰老。

现代人普遍有压力大的情况,如果没人可以倾听烦恼或不愿找人诉苦,会使人像压力锅,长期下来造成身心功能失调。柯俊铭指出,越来越多人患上自律神经失调,其实跟压力有密切关系。若有人愿意倾听,甚至给予建议或支持,在情绪宣泄过程能达到减压效果,而心理又可影响生理。

柯俊铭举例,新冠疫情期间,一些患者染病后又传染给身边的人,会产生罪恶感。这些人住院时,会安排心理咨商,让临床心理师介入,帮助患者缓解罪恶感及焦虑。让患者知道这不是他们的错,没人故意让别人染病。这个过程可降低心理压力,“任何治疗,当事人的心理建设很重要,生理治疗就会有加分效果”,他说。

愿意找人诉说烦恼的行为 需要培养

这项研究不仅证明主动向别人诉说心事的重要性,也表明当人们主动去关心、倾听身边亲友的烦恼,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例如,子女平时多陪父母聊天、听他们说说心理话,可减缓父母的认知老化、预防失智症。家长与儿女养成良好的亲子沟通,培养小孩愿意诉说的习惯,对孩子将来长大成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帮助。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培养小孩愿意诉说的习惯。(Shutterstock)

“愿意找人诉苦的行为,需要培养”,柯俊铭说,“我在监所服务,那里全是吸毒的人,问当初为何吸毒,普遍都是压力太大,没人可诉说”。这些吸毒者的身份从医生、护理师、教授、老师、工程师都有,多是工作压力、情感压力、职场霸凌等因素而吸毒。

这些人的情况就跟歌曲《心事谁人知》的意境相似。他们平时没有其它休闲舒压方式,也没有可以好好谈话的对象,不晓得如何跟家人说。“因为过去没诉说的习惯,也怕讲出来被认为没有用”,柯俊铭进一步表示,他们都会选择压抑自己,若刚好遇到有人怂恿吸毒,就会变成找错误的方式发泄、放松。

只可惜,这类话题却不太受到关注。帮多家媒体提供稿件的柯俊铭感叹,男女交往方面的文章,网站浏览量都很高,倾听、吸毒、酗酒等话题,文章总乏人问津。然而,这却与人们的心理健康、人身安全息息相关。

身为倾听者 又该怎么做?

有人愿意倾听烦恼是很棒的事,但找对倾听者也很重要。柯俊铭表示,倾听对象可以是信任的亲友或是专业的心理咨商师。

倾听者在聆听对方烦恼时,也要避免一些行为,让这场对话有好的结果。柯俊铭分享几个表达关心、倾听烦恼方法:

1. 若是对方还不太想说,不要强迫,先表达关心即可。让对方知道,如果有需要,自己随时愿意倾听。

2. 选在一个放松、可以畅所欲言的场所,避免到吵杂、会有很多人来干扰的空间。倾听者也要避开自己想睡的时段。

3. 倾听时,专心听,不要问问题。过程中,可以有眼神交会、给卫生纸、拍肩等。避免边听边滑手机,以免对方有被敷衍的感受。

4. 倾听之后,给予安慰,重复对方刚刚讲过的话,并给予支持。

倾听时,可以表达一些支持行为,如拍肩、给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5. 后续问对方的感受、想怎么办,是否需要帮忙等问题。

6. 不要先入为主,判断对方一定是怎么样,会让人认为“你根本不懂我在想什么”,而不愿再去说。柯俊铭强调,现在人与人沟通,容易因时间有限而想速战速决,造成话只听一半,反而带来反效果。

7. 倾听后可给予正面的反馈,别负面回应、过度加油、添柴火,例如:“你先生好过分,干脆离婚吧!”、“他是不是有外遇了?!”。这会让对方心情更糟,想更多、压力更大。有时并不需给意见,因为对方只需要有人听自己说话就好。

8. 倾听者听完后,也要学习切割,不要让自己情绪受影响。柯俊铭表示,“我们从事心理咨商工作,每天听很多人抱怨,但我会切割得很清楚”。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莉)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