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11月24日讯】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于11月15日风光开市后,单日交易量接连几天快速下滑,一周内降至开市首日的三分之一。有分析人士表示,北交所在本质上是“新瓶装旧酒”,开市首日上市的81只股票中,绝大多数是从死气沉沉的“新三板”平移过来的,前景不被看好。
北交所于15日正式开市时,首日挂牌的81只股票单日交易量达到95亿元(人民币 下同)。在首日没有涨跌幅的限制下,部分个股的股价甚至暴涨达5倍。
然而好景不长,从第二天起,北交所的交易量就开始快速下滑,一天内就腰斩至45亿元。到19日,单日交易量只剩下20亿元。到23日,该所交易量才回升到30亿元上下的水平。
针对北交所单日交易量急速下滑的现象,美国南卡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座教授谢田对美国之音表示,北交所实际上是“新瓶装旧酒”,该所现行81只上市的股票中,只有10只是新股,其它都是从之前死气沉沉的“新三板”平移过来的,了无新意。
“新三板”的正式名称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该系统于2012年设立,主要负责安排未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开转让、融资和并购等相关服务。
《日经亚洲评论》(Nikkei Asia)近日报导说,“新三板”约有7000家公司上市,但交易量薄弱,只有大约1000家公司的股价有交易量能。
在中共官媒的宣传中,北交所被赋予了盘活“新三板”的使命,官媒还宣称北交所将被打造成“中国版纳斯达克”等等。
谢田对此表示,北京市很拥挤又是政治中心,缺乏金融和电脑等新科技人才,中共当局在这里开设证券交易所“不符经济规律,也没有商业价值”,其背后政治操作和权斗的可能性较高。北京当局选择在北京开交易所,其目的可能是从江泽民、曾庆红等权贵家族在金融界的势力范围中去“分一杯羹”。
一位因议题敏感而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大学金融系副教授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则表达了更加悲观的看法。这位专门研究金融的学者认为,北交所根本是“旧瓶装旧酒”。他质疑,“在‘新三板’死了多少年的股票”现在还来北交所进行交易,“怎么盘活得起来”。
该学者表示,在各板交易的中小企业的业绩越来越差,本来就不受银行信贷的青睐,就算在资本市场间接募资,没有业绩支撑,股价也不可能活跃,对股市投资人来说,风险其实非常大。
他直言,中国证券交易市场的定价机制本来就偏向融资方,容易让投资人陷入一个“被割韭菜的机制”,而且大多数投资人都是投机型的,愿意坚持价值投资的人可能很少。
(责任编辑:何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