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5月26日讯】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因河水黄浊而得名。古有“一瓢河水半瓢沙”之说,也有“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之俗语,神奇的是如今黄河水突然变清了。而《推背图》中预言,黄河水变清将有真命天子或圣人降世。
黄河全长5464公里,发源于青海,流经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后,带走大量泥沙,黄河由此而得名。
黄河的“黄”字用来描述河水的浑浊,这在古书中也有记载:战国时期的《左传·襄公八年》郑国的子驷引《逸周诗》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尔雅·释水》记有“河出昆仑,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
故此民间有俗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一说。这条世界上输沙量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汛期含沙量高达50%。一条黄河就成了一锅泥浆,每年黄河带走的沙土有16亿吨。
如果用这些沙土组成一条宽高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能够绕地球32圈。每年黄河带走的氮磷钾肥4000万吨,相当于中国每一亩耕地被冲走50斤肥料。因此有人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土,而是中华民族血脉,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然而,在几千年前的周代,陕西的黄土高原有森林4.8亿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3%,那时的黄河叫“河”,水清清的。
最近,黄河周边的民众发现,从5月份开始位于河南郑州的黄河大桥下面的水,出现了“一河清水”的奇观。
自幼生活在黄河岸边的山西永和县农民贾长治近日对陆媒说,“黄河变清已经十多年了,有时候水甚至是绿的。现在的黄河没威力了,以前浪有两米多高,成天轰轰吼,外面来的人晚上都睡不着。”
过去在山西壶口瀑布的黄河,民间有“十里黄河十里雷”的说法。到2017年,从壶口跌落出的河水,不再是黄浪滔天,而是浪花如雪,有的白中泛绿。
陕西韩城黄河禹门口段,河水清且涟漪。在水流平缓的河湾处,两岸高山倒影可见。
黄河变清的最早一次记载,是在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建武九年(公元33年),在现在的山东省平原县黄河水变清了。
地质学史专家李鄂荣在《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形成》和《说说黄河的“黄”》的文章中提到,黄河有据可查的变清次数是43次,首次出现在公元165年,黄河变清,最长的一次发生在1727年,黄河澄清2,000余里,持续20多天。
从2000年以来,黄河就逐渐开始变清。等到了2017年5月下旬,黄河从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1200多公里的黄河中游已是一河清水。
这意味着,连同基本是清水的上游,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河段是清的。据潼关水文站数据显示,2017年5月,黄河含沙量不超过0.8公斤/每立方米。
专家认为黄河正在死去
对于黄河逐渐变清。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声称,这是多年来治理的成果,近20年来在黄河两岸“退耕还林”,不再种庄稼了,而是种树种草。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平均每年拦减入黄河泥沙4.35亿吨。
水历史和水文化研究专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郑晓云则指,黄河清、泥沙减少难免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郑晓云说,黄河泥沙与大自然平衡,经过数以万年计的时间,黄河沿途的地貌环境、植被、动物等已经建立了一套和泥沙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从自然的角度讲,泥沙减少会破坏这种生态平衡。所以说,到底将来带来什么正负面影响,还有待观察。
也有专家认为,“黄河清”只是暂时的,从理论上讲,黄河正在死去。
水资源保护专家、原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黄河清”肯定是暂时的,现在实际上把黄河的泥沙大多留在水库里,这不能算治理的成绩。
相比黄河的颜色,“黄河断流”被认为是更重大、影响更深远的问题。
黄河断流始于1972年,在1972~1996年的25年间,有19年出现河乾断流。翁立达说,黄河断流现象停止是人工调节的假象,黄河在理论上正在死去。
也有人说,造成黄河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库。黄河上有大型水库26座,中型水库170座。黄河如同长江和其他河流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水库就好比拦腰斩断了这个生命体,就跟人被拦腰斩断一样,只不过河流的死亡过程会比较长,也许需要几十年、上百年。
《推背图》:黄河水变清 圣人出
对于黄河变清,早在三国时期,魏朝的李康在他的著作《运命论》中提到:“夫黄河清而圣人生。”传说黄河500年变清一次,甚至还有“千年难见黄河清”的说法。
明朝罗贯中在《平山冷燕》第八回写道:“普天有道圣人生,大地山川尽效灵。尘浊想应淘汰尽,黄河万里一时清。”
意思是说,圣人出现时,大地山川都会传递灵异,尘世中的污浊会被淘汰,万里黄河变清就是征兆。
唐朝著名的预言《推背图》中预言黄河水变清澈,将有真命天子或圣人降世之说。
《推背图》第五十四象中谶曰:“磊磊落落 残棋一局,啄息苟安 虽笑亦哭。”
颂曰:“不分牛鼠与牛羊,去毛存砹尚称强。寰中自有真龙出,九曲黄河水不黄。”
配图为5个小牧童手拿小棒赶着一头怪牛。在其它版本中的也是马形牛角,个头也小,也有点像羊。
对此有分析称,过去人们用十羊九牧来形容官员太多,人民不堪重负。现在用一牛五牧有比喻官僚体系庞大腐败之象。
“磊磊落落,残棋一局”指苏联东欧共产主义败亡后,对于整个共产阵营而言,已经是一盘残局了。“啄息苟安,虽笑亦哭”意思是这时中共也感到了极大的威胁,虽然还有几个小兄弟如古巴、朝鲜等作伴,也只能是强作欢颜。
此时中共做的一切:发展经济、外交文化交流、发展体育等都是为了维持自己的政权,都只是“苟安”的策略。
“不分牛鼠与牛羊,去毛存砹尚称强”意思是到这时候中国没有人相信共产主义,当权者只是强撑共产主义的皮毛,对于共产主义已经失败,和自身对人民犯下大罪的事实死不认账。
至于是非善恶,早已经不是他们关心的了,“去毛”是指“毛”泽东死“去”以后的事情。
图中有一个牧童背对人,然而单独在牛的一面。这就是一直没有登“龙位”的邓氏,他也一向不喜欢让人照相。面对读者的四人是执过政的华、胡、赵、江。
“寰中自有真龙出,九曲黄河水不黄”指否极泰来,寰宇将有真命天子或者说圣人出。黄河水黄,是因为里边含土沙,也就是含有出了头的“田”,即“由”字,去了“由”,“黄”就是“共”了。
就是说,共党执政的时候,圣人降世。
千百年来,不同民族的预言都提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人类将经历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届时,一位圣者将出现、拯救世人于危难,并指引人类回升的道路,开启新的纪元。
“黄河清”预示预示大变局到来
除了有“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预示着大变局的到来。
台湾刘宝杰在视频节目《关键时刻》中说,从历史角度来看,黄河清的时候往往会发生大变局、大灾难,人们才期待“圣人出”。
比如,公元1127年宋徽宗的靖康之难、1403年明成祖的靖难之变、1727年雍正四年的大屠杀,这些年份都出现过黄河清,但是百姓没看到“圣人出”,相反却看到灾祸连连。
还有一种说法是“河当浊而反清,阴欲为阳”,将黄河清为一种叛乱不祥之兆。
据《后汉书·襄楷传》载,汉桓帝刘志桓帝延熹八年、九年(公元165年-166年),黄河连续变清,当时朝廷上下皆以为瑞祥之兆。但东汉著名的方士襄楷却认为:“河者,诸侯位也。清者属阳,浊者属阴,河当浊而反清者,阴欲为阳,诸侯欲为帝。”
据《水经注》卷五引《续汉书》记载:当时襄楷呈上奏疏说:“《春秋》的经文和传文没有河水变清的记载,但今天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易干凿度》曰:“上天将有吉兆下降,河水先变清。”《京房易传》曰:“河水清,天下平。”
如今上天昭示反常的预兆,大地出现妖异,民间疫病流行,这三种情况同时出现,黄河水却变清了。
《春秋》中“麟”原不该出现而出现,孔子把这当作灾异记载下来。河是诸侯的象征,清是光明的征兆,黄河变清难道是诸侯袭击京师的预兆吗?次年汉桓帝驾崩,征召解渎侯来做汉室的后嗣,这就是汉灵帝。建宁四年(公元171年)二月,黄河又清了。
据明末学者顾炎武归类整理的事例:桓帝九年河清,“明年,帝崩。灵帝以解渎亭侯入继”;北齐武成帝时河清,“后十余岁,隋有天下”;隋炀帝时武阳、龙门数次河清,“唐受禅”。
金卫绍王时河清,“后四岁,宣宗立”;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平陆以下黄河清五百余里,“明太祖兴至其后,尤验”;明正德河清,“世宗以兴王即位”;泰昌河清,“崇祯以信王即位”。
因此,无论如何解读,黄河水变清的现象,对人们都是一个警示,预示着人世间将有大变局的到来。
(记者文馨报导/责任编辑:范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