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菌不能随便采 云南祖孙三代误食“白毒伞”身亡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9年07月03日讯】夏天雨水多,有助野菌大量生长,不过每年6至9月也是有毒野生菌中毒的高发季节。近日,云南一村民全家祖孙三代4口因误食野生毒菌,中毒身亡。

综合媒体7月3日报导,6月11日,云南德宏州盈江县庐山村的早姓村民祖孙三代4口,因吃下毒菌,当晚送往医院救治,但因中毒太深先后身亡,最后一人于6月27日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检测部门对残余食物的检验结果显示,死者是食用了俗称“白毒伞”的致命鹅膏菌,导致食物中毒。据了解,“白毒伞”是云南境内常见的一种野生毒菌,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可致人体内各器官功能衰竭致死,且死亡率极高,只需50克的份量便足以致命。

野外的蘑菇不能随便采,据中共官方此前通报,每年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其中毒蘑菇中毒占该类事件总起数的55.7%。中国2004至201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显示,这11年间共有毒蘑菇中毒事件576起,致3701人中毒,死亡786例,病死率为21.24%,病死率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首。

民间流传着一些识别毒蘑菇的方法,比如“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等,有的人可能按着这样的方法来辨别、采食野生菌种,但这些方法并不靠谱。例如,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却极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却常常被蛞蝓摄食,不少有毒种类可以生蛆。

实际上,因毒蘑菇种类繁多,其鉴定需要丰富的专业生物分类学知识,即使有采摘食用习惯的人员往往也很难识别。

专家提醒,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泻、腹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就应该高度怀疑是野生蘑菇中毒,必须马上就医,否则可能会错失最佳治疗期。

(记者刘明焕报导/责任编辑:李若水)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