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5月3日称美中贸易谈判进展良好,并表示双方“接近达成一项非常历史性的巨大协议”的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5日突然发推文,无异于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推文称,他计划在5月10日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10%惩罚性关税提高到25%,并很快将对另外的3,250亿美元中国商品开始加征25%关税。川普还写道:“进展太迟缓,他们(中方)试图重新谈判,不行!”
从川普推文传递的信息看,他在短短两日内态度发生变化,应是美中谈判出现了突发状况。很可能是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谈判前,中方就某些承诺反悔,因此提出重新谈判的要求,以此打破美方限定的达成协议的时间。
川普看出了这是北京意图在实行“拖”字策略,在不满的同时,或许也意识到北京并未诚心接受自己两次推迟关税释放的善意,且和北京是谈不出什么结果的,还是加征关税更为有效。
在美国经济强劲、美国失业率创20年新低的有利形势下,对于美中是否可以达成贸易协议,川普显然都无所谓。或许,他5月3日说的“如果达不成,我们也会很好,也许会更好”,已经预示了他对北京的再次重压并非完全出乎其外,川普似乎已经做好了双方达不成协议的准备。
在川普推文发出后,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 Larry Kudlow)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访问时表示,这是对北京的警告。他并强调,中方必须要有所改变,“他们的结构性问题和执法问题仍然存在。”不过哈德逊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却认为,川普的推文并非单纯是警告,如果将其淡化成只是警告,将有损美国的信誉。
他推测,极有可能是首席谈判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向川普总统报告,中方改变立场,在某些议题上撤回先前已做的承诺。
结合3日美国之音的报导,中方的变卦的概率很高。报导援引香港《南华早报》中援引中国贸易谈判官员的话,称不应认真看待川普政府有关美中将在本月签署贸易协定的说辞。此外,中共政府的社交媒体账号“陶然笔记”也发帖说,川普政府的说辞是为了向中国贸易谈判代表“提升紧张并制造压力”,“这与美国威胁提高关税是同样的策略,不过是施加极端压力的障眼法”,“你不必过于认真”。
从上述信息看,北京政府早已做好了5月协议签不成的准备。因此可以推测,北京的策略就是谈谈停停,在同意大部分条件似乎看到曙光之际,再后撤重新谈判,延长谈判时间,这就是中共一贯的“拖字诀”。只是,让大家不必过于认真的北京当局,对于川普的洞察力和增加关税的快速决断,在震惊和惶恐之余,又该作何反应呢?
一种反应是停止谈判,目前已有消息说,中方有可能取消副总理刘鹤的访美行程,而这也意味着北京将承受不久后到来的惩罚性关税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外资撤离的速度将加快,资金外流也加剧,民营企业面临新一波关门潮,股市、汇市等下挫。业已不堪的中国经济会受到怎样的重击,中南海高层最为清楚。而随之带来的政权深重的危机,将以怎样的形式变化,没有人可以预料。
另一种反应当然是继续与美国谈判,期望达成协议,但前提是达到美国的要求。从现实角度考虑,北京还是迫切希望达成协议的。因为持续一年的贸易战,已经使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及供应链加速离开中国大陆,中国经济严重下滑、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攀升等更是不争的事实。而经济上的问题引发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使得中南海高官们疲于应对,却毫无头绪;加之2019年有众多敏感的日子,中共脆弱的神经已经处于发狂的状态,即对整个社会实行高压维稳,大陆隐现文革的影子。
因此,北京高层寄希望于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并举行“川习会”,从而暂时缓解内部的危机。可是,从川普一再的表态看,“川习会”举行的前提是美中必须达成“好的协议”,“必须是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协议”。而且川普一再表示,他并不着急。
川普态度明确而清晰,并将球踢给了北京当局。虽然从表面上看,横亘在“川习会”前的障碍就是一个协议,但是双方在协议上的分歧凸显的是两种体制的差异。川普政府明确表态,美国必须看到中方做到结构性改革,包括改变目前窃盗知识产权以及强制美国公司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等做法。
目前,双方悬而未决的问题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在协议签署后,美方坚持只取消部分关税,中方仍坚持取消所有关税;二是美方强硬要求建立单方面监督执行机制,即如果北京方面不遵守协议的条款,华府将有权进行报复,但中方拒绝。
为何北京坚持在协议后美国取消关税,并且坚决反对美国在北京不遵守协议的情况下进行报复呢?北京究竟有多大诚意执行协议?或者说北京真的愿意进行结构性改革吗?北京的态度很明显恰恰证明了中共参与谈判只是一场骗局。
而在川普重新进行关税惩罚后,如果北京选择取消刘鹤赴美,那么中美贸易谈判无疑搁浅,“川习会”的障碍没有解除,会晤也将遥遥无期。而且可以百分百肯定,为了保中共政权,北京绝不愿意进行什么结构性改革,贸易谈判不过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北京痛过之后还会迎来怎样的风暴呢?
——转自《大纪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