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记‧孟尝君列传》的记载:孟尝君的名字叫田文。田文的父亲叫田婴,田婴的父亲就是齐威王的相国。孟尝君长大以后继承了父亲田婴的位置,做了齐国的相国。
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湣王,是孟尝君的堂兄。孟尝君这孩子从小就很不一般,他是田婴的贱妾所生,出生的日期是五月五日,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田婴会认为这孩子是不吉利的,让他的母亲把他杀死。
当时有一种说法,五月份出生的小孩,如果长得和门框一般高时,就会不利他的父母。但是当妈妈的总是舍不得,就把这个小孩养大了,等孟尝君长到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发现了就非常的生气,盛怒之下就问田文的母亲:我不是让人把这个孩子杀死吗,为什么这个孩子现在还活着?
那时候孟尝君才五岁,一个很小的小孩,看见父亲发怒不但没有害怕,反而走到父亲的面前问他父亲一个问题:人的命运是由天来决定的,还是由门框来决定的呢?
他的父亲不知道怎么回答,孟尝君就讲:如果是天来决定的,那跟门框有什么关系?如果是门框的高度来决定的,那么等我长大的时候,你把我们家的门框抬高一点不就可以了吗?他父亲觉得这小孩很不一般,所以就把这个小孩留下来了。
有一天孟尝君跟他父亲聊天,那时他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孩。他说:父亲,我问你一个问题。儿子的儿子叫什么?他父亲说叫孙子。孟尝君又问那么孙子的孙子叫什么?他父亲说叫玄孙。
孟尝君又问那么玄孙的孙子该如何称呼呢?他的父亲就答不上来了。孟尝君说,你看我们家现在的情况,父亲您在齐国已经做了三朝的相国,齐国的土地和财富没有怎么增加,可是我们家的财富却增加了很多很多,我们家的那些仆人、那些贱妾们都可以吃上肉,可是士人们却连最粗劣的食物也吃不上;我们家这些个妾们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可是士人连粗布的衣服也穿不上。那么你攒那么多钱给谁呢?留给你孙子的孙子的孙子吗?你连这样的人叫什么,怎么称呼他们都不知道,那么你把钱财留给他们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培养人才。他的父亲非常认同孟尝君的看法,就让孟尝君来负责接待宾客。
在战国时代人才的流动性是非常大。孟尝君他的名声就被这些流动的人才散播到了天下。这个故事说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尝君其实跟他父亲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财富并不是最重要的,用现在人的理解就是财富一定要流通起来,如果一个社会贫富差距太大,富人很少,有钱没地方花,花不完;而那么多穷人又没钱花,这财富在社会上就不能够流通,所以一个国家贫富差距太大是一个非常坏的事情,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伤害,孟尝君希望他父亲能够把钱拿出来用在人才身上。第二个问题是说,一个国家人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孟尝君就开始做一个工作叫做养士。“士”是什么概念呢?
周朝的政治制度叫做宗法、等级、分封制。周把整个的天下,这个世界范围叫做一个天下。天下需要一个人来管理,那么这个人就是天子。天子拥有天下,那么天子的嫡长子,就是他正妻的儿子,正妻的长子将来要做天子。
那么天子其他的儿子怎么办呢?天子就把天下的土地拿出一部分来给他其他的儿子去治理,这些儿子的地位就叫做诸侯,他们拥有的土地,这个地方叫做邦国。诸侯的嫡长子仍然做诸侯,诸侯也要把自己邦国中的一块土地划出来,分给其他别的儿子,这土地叫做采邑。在这采邑里边的统治者叫大夫。大夫的长子还做大夫,大夫其他的儿子叫做“士”。大夫也要把自己的采邑里边的土地拿出一块来分给他的其他儿子。这土地叫做禄田。所以天子是拥有天下,诸侯拥有邦国,大夫拥有采邑,士有禄田。
天子、诸侯、大夫、士这四个阶层是属于贵族阶层,贵族有受教育的权利。到了战国时期很多的士他们就失去了他们的土地,也可能是因为人口增加或者是因为别的原因他们就失去了土地,失去土地的这些士就不再靠着农业生产来维持生活,他们靠他们的一技之长生活。
因为士受过教育,所以他们都有一技之长。比如说,文采好的我们叫做文士、武功好的我们叫做武士、谋略好的我们叫做谋士、口才好的我们叫做辩士。所以在战国时候就出了这么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就是士,他们以一技之长游走在各国之间,以他们的学问、他们的才能,去谋生。孟尝君所做的这个工作就是养士。
(旁白)周代实行的是宗法、等级、分封制,周天子拥有天下,诸侯拥有邦国,大夫有采邑,士有禄田,这四个阶层都是贵族。战国时士阶层的许多人失去了产业,靠着一技之长在诸侯间谋取差事,安身立命,这是战国时期的一大特点。
孟尝君养士很有一套,他非常非常地用心。在《孟尝君列传》里边讲,孟尝君在和一个人才谈话时,他的后面放一个屏风,屏风后面派一个家人负责记录谈话的内容。比如说来了一个人才很了不起,孟尝君在跟他谈话时,就会问他家里的情况,比如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啊,或者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看重的亲戚、朋友等等。这个士和孟尝君刚谈完话回到家里,孟尝君已经把一份礼物送到他们家里,让这些士喜出望外,所以他们对孟尝君也非常非常地忠诚。
孟尝君养士,不管这个人有没有才,只要是自称是士人,孟尝君统统都收留,孟尝君的名声就越来越大。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就把孟尝君请到了秦国,孟尝君一到秦国,秦王立刻把丞相的位置交给孟尝君,底下的大臣就不高兴了,他们跟秦王讲,孟尝君是齐国的公子,是齐王的堂兄弟,是齐国的亲戚。如果他到我们秦国来做丞相,肯定是先为齐国打算而不是为秦国打算,这对我们秦国不利。
秦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那我就让他回去吧。大臣们说不能回去,孟尝君带了很多很多的门客到这边来,据说当时孟尝君养士三千人,这些人在秦国的都城到处活动,把我们秦国所有情况都摸清楚了,一旦把孟尝君放回齐国,那岂不是对秦国的安全有很大的威胁吗?
秦王于是就把孟尝君软禁了起来,甚至想杀掉孟尝君。孟尝君知道此事就想怎么才能够想办法逃跑呢?
秦王有一个非常宠幸的美人,言听计从。孟尝君想走那个美人的门路,他就跟那个美人说,你能不能替我在秦王面前说句好话,把我放回去。
那个美人说:你第一次见到我们大王时,送了他一件白色的狐皮大衣,太好看了,我也想要一件。孟尝君说天下只有这么一件,为什么呢? 他说这个狐狸不长到一千岁,它的毛不会变成纯白,而且狐狸身上的毛并不是说每一片毛都可以做裘皮大衣的,你想这一件裘皮大衣得多少个一千岁的狐狸才能够做出来,不可能再找到第二件这样的大衣了。美人说那我不管,你如果不给我大衣,你就别回去了。
孟尝君一筹莫展,回来之后就跟底下这些门客商量,到哪还能再搞到一件这样的大衣呢?有一个人站起来了说:我能找着。孟尝君问你到哪去找?他说我把原来那个大衣偷出来,它不是放到秦王的仓库里吗?(原文说,臣能为狗盗。)孟尝君就笑着让他去了。
当天晚上这个门客就从那仓库的狗洞里边钻进去,他偷大衣的时候有动静,被管仓库的人发现了,就走过去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这个门客就学狗叫。管仓库的人以为是一只狗就不再管了,去睡觉了。门客把偷来的大衣交给孟尝君,孟尝君又转交给秦王的这个美人。
这个美人有一天晚上睡觉时跟秦王说:我听说您把孟尝君从齐国召过来,不但没有给他一个很好的职位,一个很大的责任,反而把他软禁起来了。秦王说是啊。这个美人说这么做可能不合适吧。秦王问为什么呢?
美人说孟尝君名满天下,是一个非常有贤名的人,到了秦国,秦国不用他反而软禁他或者杀他,那天下的贤士谁还敢到我们秦国来呢?
秦王那天晚上大概是喝多了,或者是太晚了可能困了,他说那我把孟尝君放回去吧,于是就批了一道文书把孟尝君放回齐国。(待续)#
(《笑谈风云》是新唐人制作的视频版中国通史,目前已出版《东周列国》、《秦皇汉武》和《隋唐盛世》三部。第四部《两宋繁华》将于2018年年底出品,第五部《大明王朝》2019年面世。点播节目视频和音频,请访问《笑谈风云》官方网站 https://xtfy.ntdtv.com )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