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的果肉晶莹剔透,味道甘甜,不仅好吃,还可入药。在中医看来,龙眼可以补心脾、补脑,益气血,并且能用来做许多可口又治病的药膳。但吃龙眼的时候,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龙眼属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植物龙眼树的果肉,为果中圣品,性味甘温,入心、脾经,别名桂圆、燕卵、荔枝奴、马丽珠、川弹子,因其益脾长智,又名益智,别名之多,可见颇受欢迎。
龙眼的外观、习性、花与荔枝相似,故又名亚荔枝。新鲜生果称龙眼;带壳、带核晒干后称龙眼干;去壳去核只留果肉,晒干后称桂圆,也因龙眼犯忌,避讳而称桂圆,桂也是广西的别称。
白露是吃龙眼的季节,夏秋采收以核小肉厚、味纯甘者佳。龙眼可鲜食,或制成罐头、浸酒、熬膏、作酱、干肉、入煎汤、入丸剂;将成熟果实干燥后去壳、核,晒至干爽不黏;浸酒不必去核,用纯粮食酒泡,新鲜龙眼与酒以2:5的比例浸泡。
龙眼的养生功效
龙眼能补心脾、益气血、消除疲劳、养血、安神补脑、长智、补虚、滋营充液、开胃健脾、明目敛汗、壮阳、去浊、除蛊毒、润肤美容、养血安胎、减轻宫缩、利胎儿发育;可治思虑劳伤心脾、心脾两虚、气血双亏、健忘痴呆、精神失常、神经衰弱、贫血萎黄、腹泻、肠风下血、产后血亏,也治气血不足所致健忘、失眠、自汗、盗汗、心悸、怔忡、脾虚水肿、月经过多。《本经》载龙眼:“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
龙眼营养丰富,龙眼、花、叶、根、核皆可入药。龙眼叶功能开胃健脾,补虚长智。龙眼含大量铁、钾,促血红蛋白再生,养血力胜红枣,也含大量有益人体微量元素,甜美可口,不滋腻、不壅气,为滋补良药,故有“南桂圆、北人参”之称。
李时珍说:“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也。”
吃龙眼需注意4点
● 体内有发炎、上火者,以及孕妇不宜多食龙眼。
● 龙眼属湿热,润而腻滞,能助火生湿,多食易气滞、上火。
● 龙眼甘温湿润,外感未清、外邪发热者(编辑注:外感发烧或感冒没好的人)忌。
● 龙眼不仅甘甜助火,亦能作痛,内有郁火、胸闷腹胀、胀满不饥,食少口腻、咳吐痰浊、痰饮气滞、痰湿中阻、肾病者忌食。
不同疾病、症状,可用的龙眼药膳
近视:龙眼肉带壳不敲碎5枚、枸杞3钱,煮水当茶饮;
白内障:龙眼20枚、枸杞7钱,水煎服。
记忆减退:龙眼15枚、栗10枚、粳米2两,煮粥。
养心增智力:龙眼30枚、红枣10枚、粳米3两,煮粥。
脑神经衰弱致健忘:龙眼肉、胡桃肉各3钱,猪脑一副,炖食。
失眠多梦:龙眼3钱、酸枣仁3钱、五味子1.5钱、红枣10枚,水煎服。
失眠、健忘、心烦:桂圆5钱、菊花2钱,沸水冲服。
贫血失眠:龙眼2钱、莲子3钱、白米3两,煮粥;或睡前食10枚龙眼肉。
心脾血虚失眠:龙眼、茯苓、红枣各3钱,米3两,煮粥;或龙眼3钱、桂枝3钱、陈皮2钱、猪心一副,煮汤。
神经衰弱失眠:龙眼肉、核桃肉、酸枣仁、茯神、灯蕊各3钱,以金银器水煎服,重症加磁石、龙骨、生蚝各5钱,黄连、莲心各1钱。
安神镇静:桂圆2两、高粱酒600cc,或按此比例浸7天,每服10cc。
熬夜用脑过度:龙眼30枚,水煎服,或煮水当茶饮;或龙眼7钱,沸水冲泡5分钟。
脱发:龙眼半斤,饭锅上蒸,蒸后晒,次日再蒸再晒,连8日,分4~5次服完。
贫血、老年血虚:龙眼7钱、红枣10枚,隔水炖(编辑注:放碗里隔着水炖);或龙眼3钱、连衣花生米5钱,加点盐煮食。
贫血、神经衰弱:龙眼、红枣各1两,煮食;或桂圆、核桃仁各4钱,瘦肉4两,加姜片、盐,煮汤。
贫血、脸苍白:龙眼干10枚、老姜3片、生姜3片、红枣5枚,研末,每服2钱。
贫血头晕胀痛:龙眼30枚,加水煮20分钟,当茶饮。
心血不足致心悸、脾虚水肿:龙眼5钱、红枣4枚、糙米3两,煮粥。早上空腹服,晚上睡前热食,冷食易致胃脘气滞胀。
宁心养神:龙眼8枚、莲子20枚、红枣10枚、云耳2钱,煮汤。
补气血:龙眼3钱、枸杞5钱、蛋2枚,水煎服,可加冰糖。
补元气:龙眼3钱、红枣5钱、莲子3钱,煮汤。
心脾两虚:单用龙眼1两煮水,增强药力,可加红枣10枚、人参3钱、黄芪5钱、当归3钱、酸枣仁3钱。
病久体弱、年老衰弱:龙眼1两,隔水炖,效同人参、黄芪。
气血不足又阳虚:龙眼适量,泡白酒100天,每天喝50~100cc。
体寒贫血:龙眼、枸杞各3钱,人参2钱或党参4钱,水煎服。
产妇养血:桂圆3钱、蛋1枚,煮汤。
脾虚泄泻:桂圆5钱、姜2片,沸水冲泡10分钟,再加白术、淮山、苡仁各3钱,水煎服更佳。
老年脾虚腹泻:龙眼、淮山、莲子、薏仁各3钱,白米或糯米3两,煮粥。
便血:龙眼肉3钱、西洋参1钱,隔水蒸。
白带多清稀如水,伴腰酸:龙眼、莲子各3钱,糯米2两,煮粥。
月经不顺:龙眼、荔枝、黑枣各1两,莲子、枸杞各3钱,入母鸡腹内炖食。
经后腹痛:龙眼10枚、酒100cc,水煎服。
更年期症候群:龙眼1两、莲子1.5两,水煎服;或龙眼干1.5两、核桃1两,煮水喝。
补肾壮阳:龙眼7钱、海参1两、白米3两,煮粥,可加冰糖。
注:括号内为驻站中医师所添注释。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