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的果肉晶瑩剔透,味道甘甜,不僅好吃,還可入藥。在中醫看來,龍眼可以補心脾、補腦,益氣血,並且能用來做許多可口又治病的藥膳。但吃龍眼的時候,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龍眼屬無患子科常綠喬木植物龍眼樹的果肉,為果中聖品,性味甘溫,入心、脾經,別名桂圓、燕卵、荔枝奴、馬麗珠、川彈子,因其益脾長智,又名益智,別名之多,可見頗受歡迎。
龍眼的外觀、習性、花與荔枝相似,故又名亞荔枝。新鮮生果稱龍眼;帶殼、帶核曬乾後稱龍眼乾;去殼去核只留果肉,曬乾後稱桂圓,也因龍眼犯忌,避諱而稱桂圓,桂也是廣西的別稱。
白露是吃龍眼的季節,夏秋採收以核小肉厚、味純甘者佳。龍眼可鮮食,或製成罐頭、浸酒、熬膏、作醬、乾肉、入煎湯、入丸劑;將成熟果實乾燥後去殼、核,曬至乾爽不黏;浸酒不必去核,用純糧食酒泡,新鮮龍眼與酒以2:5的比例浸泡。
龍眼的養生功效
龍眼能補心脾、益氣血、消除疲勞、養血、安神補腦、長智、補虛、滋營充液、開胃健脾、明目斂汗、壯陽、去濁、除蠱毒、潤膚美容、養血安胎、減輕宮縮、利胎兒發育;可治思慮勞傷心脾、心脾兩虛、氣血雙虧、健忘癡呆、精神失常、神經衰弱、貧血萎黃、腹瀉、腸風下血、產後血虧,也治氣血不足所致健忘、失眠、自汗、盜汗、心悸、怔忡、脾虛水腫、月經過多。《本經》載龍眼:「主五臟邪氣,安志、厭食,久服強魂魄、聰明。」
龍眼營養豐富,龍眼、花、葉、根、核皆可入藥。龍眼葉功能開胃健脾,補虛長智。龍眼含大量鐵、鉀,促血紅蛋白再生,養血力勝紅棗,也含大量有益人體微量元素,甜美可口,不滋膩、不壅氣,為滋補良藥,故有「南桂圓、北人參」之稱。
李時珍說:「食品以荔枝為貴,而資益則龍眼為良。蓋荔枝性熱,而龍眼性和也。」
吃龍眼需注意4點
● 體內有發炎、上火者,以及孕婦不宜多食龍眼。
● 龍眼屬濕熱,潤而膩滯,能助火生濕,多食易氣滯、上火。
● 龍眼甘溫濕潤,外感未清、外邪發熱者(編輯註:外感發燒或感冒沒好的人)忌。
● 龍眼不僅甘甜助火,亦能作痛,內有鬱火、胸悶腹脹、脹滿不飢,食少口膩、咳吐痰濁、痰飲氣滯、痰濕中阻、腎病者忌食。
不同疾病、症狀,可用的龍眼藥膳
近視:龍眼肉帶殼不敲碎5枚、枸杞3錢,煮水當茶飲;
白內障:龍眼20枚、枸杞7錢,水煎服。
記憶減退:龍眼15枚、栗10枚、粳米2兩,煮粥。
養心增智力:龍眼30枚、紅棗10枚、粳米3兩,煮粥。
腦神經衰弱致健忘:龍眼肉、胡桃肉各3錢,豬腦一副,燉食。
失眠多夢:龍眼3錢、酸棗仁3錢、五味子1.5錢、紅棗10枚,水煎服。
失眠、健忘、心煩:桂圓5錢、菊花2錢,沸水沖服。
貧血失眠:龍眼2錢、蓮子3錢、白米3兩,煮粥;或睡前食10枚龍眼肉。
心脾血虛失眠:龍眼、茯苓、紅棗各3錢,米3兩,煮粥;或龍眼3錢、桂枝3錢、陳皮2錢、豬心一副,煮湯。
神經衰弱失眠:龍眼肉、核桃肉、酸棗仁、茯神、燈蕊各3錢,以金銀器水煎服,重症加磁石、龍骨、生蠔各5錢,黃連、蓮心各1錢。
安神鎮靜:桂圓2兩、高粱酒600cc,或按此比例浸7天,每服10cc。
熬夜用腦過度:龍眼30枚,水煎服,或煮水當茶飲;或龍眼7錢,沸水沖泡5分鐘。
脫髮:龍眼半斤,飯鍋上蒸,蒸後曬,次日再蒸再曬,連8日,分4~5次服完。
貧血、老年血虛:龍眼7錢、紅棗10枚,隔水燉(編輯註:放碗裡隔著水燉);或龍眼3錢、連衣花生米5錢,加點鹽煮食。
貧血、神經衰弱:龍眼、紅棗各1兩,煮食;或桂圓、核桃仁各4錢,瘦肉4兩,加薑片、鹽,煮湯。
貧血、臉蒼白:龍眼乾10枚、老薑3片、生薑3片、紅棗5枚,研末,每服2錢。
貧血頭暈脹痛:龍眼30枚,加水煮20分鐘,當茶飲。
心血不足致心悸、脾虛水腫:龍眼5錢、紅棗4枚、糙米3兩,煮粥。早上空腹服,晚上睡前熱食,冷食易致胃脘氣滯脹。
寧心養神:龍眼8枚、蓮子20枚、紅棗10枚、雲耳2錢,煮湯。
補氣血:龍眼3錢、枸杞5錢、蛋2枚,水煎服,可加冰糖。
補元氣:龍眼3錢、紅棗5錢、蓮子3錢,煮湯。
心脾兩虛:單用龍眼1兩煮水,增強藥力,可加紅棗10枚、人參3錢、黃芪5錢、當歸3錢、酸棗仁3錢。
病久體弱、年老衰弱:龍眼1兩,隔水燉,效同人參、黃芪。
氣血不足又陽虛:龍眼適量,泡白酒100天,每天喝50~100cc。
體寒貧血:龍眼、枸杞各3錢,人參2錢或黨參4錢,水煎服。
產婦養血:桂圓3錢、蛋1枚,煮湯。
脾虛洩瀉:桂圓5錢、薑2片,沸水沖泡10分鐘,再加白朮、淮山、苡仁各3錢,水煎服更佳。
老年脾虛腹瀉:龍眼、淮山、蓮子、薏仁各3錢,白米或糯米3兩,煮粥。
便血:龍眼肉3錢、西洋參1錢,隔水蒸。
白帶多清稀如水,伴腰酸:龍眼、蓮子各3錢,糯米2兩,煮粥。
月經不順:龍眼、荔枝、黑棗各1兩,蓮子、枸杞各3錢,入母雞腹內燉食。
經後腹痛:龍眼10枚、酒100cc,水煎服。
更年期症候群:龍眼1兩、蓮子1.5兩,水煎服;或龍眼乾1.5兩、核桃1兩,煮水喝。
補腎壯陽:龍眼7錢、海參1兩、白米3兩,煮粥,可加冰糖。
注:括號內為駐站中醫師所添註釋。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