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7年12月17日讯】大米,这一道朴素主食,如果再经过1000年,是否还能保持像今天一样的美味呢?带您去日本科学未来馆,那里正在举办以“美味的大米 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主题的特色展览。
亚洲世代相传的传统稻米种植技术,体现了物质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的循环。怎样继承祖先的智慧,又善用当下的科技,让大米的美味可以延续1000年甚至更久?
传统稻米种植分为生产,收获,食用和回归四个阶段。人们引山水灌溉,又依靠打雷下雨,使土壤和空气中的营养素溶解被稻米吸收。养上鱼和其他动物,不但丰富了生态链,肥沃了土地,也增加了人们的食物。稻米丰收后被制成各式美食,这些环境中的营养素就被吃进肚子里,消化后又排出体外,回归自然。如此循环,生生不息。
日本科学未来馆展示企划开发课经理宫原裕美:“在亚洲大米作为主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次以大米为主题的展示,是为了引起人们对食料生产持续性的思考。”
随着人口的增加,化肥的使用,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态循环也被破坏。
那么要想让大米的美味延续千年,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
宫原裕美:“第一要合理的利用资源,第二要善待大自然,第三要要储备多样的种子,第四就是取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
科学馆也提出4种解决方案供人投票:上火星种植大米,或者坚持传统的自然农法,抑或是完全依靠化肥用科技工厂生产大米,再或者用药片代替大米的营养素。您会选择哪一项呢?
新唐人日本记者站报导
本文网址: https://www.ntdtv.com/gb/2017/12/18/a135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