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上看,比较《的士司机》和《战狼2》,你就可以看到不是西方有成见,而是中共的价值观和世界对立。中国其实有过好电影,在30年代、40年代的时候,很多电影在当时世界上都是水平很高的,即使到了中共统治时期,文革结束的80年代也出了不少好电影,当时也没有什么政府部门支持。其实就是因为当时没有人支持,就中共管得越少,中国的电影就越兴旺;如果中共放手不管的话,中国人绝对能拍出世界级的好电影来。
横河:我是横河,大家好!
主持人:10月1日是各国提交本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参赛作品的截止日,各国选送的都是最代表自己水平的片子。在亚洲国家我们看一下,香港选的是关注躁郁症的《一念无明》;台湾选的是一个纪录片,讲的是导演和她妈妈和解的故事;韩国选的就是大热影片《的士司机》。这些影片关注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特别是《的士司机》,它展现的更是人心深处的光芒对正义的向往,还有子弹无法穿透的善良。
大陆选的就是官媒热捧的宣扬爱国主义的《战狼2》。《战狼2》虽然是在国内刷新票房的纪录,但是在国外的口碑却是持续走低。奥斯卡评选现在尚未开始,大陆媒体和电影界人士就已经开始唱衰《战狼2》胜算渺茫。中国电影道到底离奥斯卡距离还有多远?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
在节目的过程中,您可以打我们的热线电话,或者通过Skype,及电子邮件向我们的嘉宾提出问题,或者发表您的观点,我们的热线电话是415-501-9771;大陆的听众您可以拨打免费电话950-405-20100;我们的Skype是 hhpl;我们的电子邮箱是hhplsoh*gmail.com。
那么横河先生,在亚洲的这几部片子里面,影响力最大的应该说是韩国的《的士司机》,这部片子是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故事的背景是发生在1980年的韩国光州事件,您能不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光州事件的前因和后果?
横河:南韩在韩战结束以后,基本上是军人统治,美国军队驻在南韩。1979年当时南韩的总统朴正熙,就是最近下台的韩国总统朴槿惠的父亲,被刺身亡,全国就宣布戒严,至少一个理由是害怕北韩趁机入侵。一个半月以后,全斗焕政变上台,又扩大戒严。当时从第一次戒严开始,韩国民众主要是学生就进行抗议,全斗焕政变上台以后,学生抗议就变得越来越大。到了1980年5月份的时候,全斗焕就下令镇压,当时在光州是被整个围城,然后出动军队去镇压的,估计有数百人抗议者被杀、有数千人受伤,这个就被称为“光州事件”。
一般人认为在南韩民主化进程当中,光州事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记性事件。当然南韩跟其他的国家可能不太一样的是,南韩的民众要求民主的呼声和各种重大事件是一直持续不断的,在光州事件之前就有;在光州事件之后,最大的就是7年以后、1987年全国爆发的抗议示威,当时全斗焕任期届满的时候,韩国这时候开始了民主化的转型。它转型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很多人认为在1980年的光州事件以后,韩国的民众和受害者家属坚持不懈的要求平反光州事件,而且进行追责是推动韩国民主转型最重要的动力之一。这就是这部片子的背景、光州事件的一个简单的介绍。
主持人:那这个《的士司机》虽然从它上演以来在各个国家都引起了不俗的反响,但是在大陆却是被禁的,这个片名和“光州”都成了敏感词。我们看过片子就知道,非常显然的就是因为电影中的场景和光州事件9年后发生在中国的“六四”事件太过相似了。那这两件事情都是以学生自发的运动,然后引起专制政府的暴力镇压,而造成了一个惨剧。那在其它方面,这两件事情您觉得有可比性吗?
横河:我想在中国大陆能够受到这么大的震撼,而且当然在南韩也是很大的震撼,但是跟中国大陆可能有一点不一样,因为中国大陆其实大家看了以后,我想曾经经历过“六四”的人应该就看到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我觉得这两方面进行比较的话,它确实相似的地方很多,其中最相似的大家都看到的那我们就不讲了,它特别像“六四”那时候的镇压。
还有一个我觉得相似的地方,是民众对学生运动的支持,你看这两个城市抗议当中都是学生自发进行的,然后市民再逐渐增加他们的支持,包括送饭、送水、提供后勤支援,没有一个人要钱的,你看光州的士加油都不要钱。
其实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描述,当时光州被困、学生抗议持续这么久的时间,一直到被镇压下去,光州没有发生一起抢劫案,也就是说学生、市民自己维持秩序,实际上是每个人人性上来了,自己约束自己,就没有发生这个事情,不能说那里没有盗匪、强盗、小偷,不能说没有,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就是说同仇敌忾,连小偷都不偷。
我记得当时在“六四”的时候,北京也是这样的,据说北京的小偷都罢偷。我记得媒体只报导过一起偷窃案,这还不是北京的小偷,是重庆小龙坎的人跑到北京去偷东西的,这个非常相像。除此之外,别的相像的地方,军警无差别射杀民众。我们大家都注意到,在“六四”的时候和在光州事件的时候,军警不仅是杀抗议者,其实也杀路人,就是你当时经过的时候,或者甚至打着白旗出来要求谈判的时候,都会被射杀,它已经超出了战争时期对敌方作战人员的待遇,就是更恶劣了。
我们大家知道后来“六四”以后,特别是苏联和东欧解体的时候,很多人都描述东欧和苏联的军人,他们表现了站在人民这边,拒绝向人民开枪。大家是比较“六四”时候的军人镇压,中国的军人为什么不能调动枪口?其实你看一下光州镇压的时候,你看这部片子也会看得很清楚,就是说军警的表现和北京“六四”事件的时候戒严部队的表现是很类似的,就是说镇压是存在的。
还有一个就是媒体,我看《的士司机》这部片子,我看到本国媒体是封杀真相、报导谎言,那么中共的媒体在这里多少还有一点点区别。因为中共的媒体在“六四”镇压之前,确实有非常短的几天的时间被认为是缺乏管制的,就是说由于整个北京的局势和媒体人的坚持,报导过一些真相,但是“六四”镇压以后就完全没有了。这个本国媒体的谎言这点是完全一样的。
再一个,外国媒体报导对于事件在全世界的曝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在光州事件和在天安门广场事件的时候是类似的。我们知道“坦克人”的照片,其实是有一段录像的,这也是外国记者想方设法把它送出去的;跟光州事件的时候报导也是一样的,因为光州事件的时候,外国媒体把这个事件报导到全世界去,对于国际上的压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实际上跟7年以后,韩国民众要求民主的时候,国际上的态度和1980年时候的镇压就有了很大的变化,最终导致民主。当然主要是韩国内部的力量,主要是韩国民众自己争取来的,有一句话是自由从来就不是免费的(Freedom is not free),国际上确实后来的压力起到了作用,这个压力跟外国记者深入现场进行报导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这一些都是其它方面的可比性,我觉得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韩国的文化其实是起源于中国的,对如此相似的两件事情,这两个民族对历史的反思却是截然的不同。中国人一般面对这样政府的黑暗作为,喜欢的是掩盖,典型的说法就是“儿不嫌母丑”、“家丑不外扬”;但是韩国人就会揪住政府的暴行不放,仅仅光州事件就会被多次搬上萤幕。那您觉得同一种文化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不同的心态呢?
横河:我想韩国文化跟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有同源性,互相之间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所谓中国的文化,中国现在大陆所有的文化跟现在韩国的文化不是同一种文化,而且跟中国的历史传统也不是同一种文化。韩国是走向民主以后,它具备了两种文化的优势,就是既有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一般人所说的普世价值,它又保留了东方的传统文化。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它会揪住政府的黑暗历史不放。但是要注意到,韩国人反思这个历史,通过文化、电影、书籍,或者其它的形式去反思,就是大规模的公开的反思,也是在韩国走向民主以后发生的事情,这并不是说人民不会反思,而是说当局不让人民反思。
中国现在是中共的党文化,其实民间对“六四”镇压的凶手和政策的决定的追责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我相信如果当中国走向民主以后,或者是说摆脱共产党的统治以后,不管是什么样的政体在中国出现的话,我想对中国这一段历史的反思一点都不会比韩国差。
主持人:虽然《的士司机》现在中共官方是被禁止的,但是网友还是用各种办法想方设法去看这部片子。很多中国人看电影,目前的状况,主要是想放松、想娱乐,因为他们说生活本身就很辛苦了,不想在空闲的时间再去想那么痛苦沉重的话题。但是这个《的士司机》,一个,没有帅哥美女;第二个,也没有武侠特技,却能在中国的民众心里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有一个网友说,100多分钟的电影他就哭了40多分钟。那您觉得这一部电影真正的魅力何在?
横河:要是用两个字表达的话,就是“人性”。韩国的电影一般都很细腻,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他的表现,但这种细腻它不是直接的从人性上。怎么说呢?它就是从一个小人物看一个大时代。他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体现出来呢就是家里有家里的难处,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在他身上体现非常突出,你看他自己太太得病死了、女儿跟人家打架,他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也有普通人的缺点,比如说很算计、懦弱无为,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观众可以从这个人当中、从这个主角当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是英雄人物、一呼百应的,都是有自己难处的这种,也有自己的优点、自己的缺点,每个人都这样的。
这个小人物他自己从来没有想成为风云人物,他是被时代潮流不经意的卷进去的,他实际上本来就是贪便宜,他是抢了别人的生意,送一个记者去光州。但是就是这样的小人物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却被赋予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使命;而在他完成了历史使命以后,他又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并没有成为英雄。就是这个真实的记者一直想找他,一直就没找到。现在据说一直到电影拍出来以后,就电影放映以后,才有一个人声称是这个的士司机的儿子,说他父亲送人去光州以后,回来4年以后肝癌去世了。他拿出了一张照片,就是当年他父亲和这个记者合拍的照片,那这样一来的话肯定就是真的了。也就是说它并没有像一般人所想像的,我们想像这个人应该结尾的时候就应该是被找到了,然后国家给了他很多荣誉。不是那样的,就是真实的生活,所以它特别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其实从这部片子我还想到了一点,就是历史它并不是人能够设计的,也不是哪个英雄能够设计的,就是每个人在这个历史的过程当中发生的时候,他的角色和他的地位往往也不是自己能够左右的,是有一种外来的力量,或者是说信神的人会说这是一个神的安排,就是神安排了这个人在历史上担任这么一个角色。
也就是说甚至像改朝换代这么重大的事情,当然你可以说是很多很多人为的努力,你像光州民众的抗议,但是其实每个卷入其中的人,你像那个被打死的学生,就是拒绝交出那个录像片的那个影片的学生,还有送米饭的那个女学生,就是说每个人在加入的时候,他并没有真正的是自我意识到他是在参加一件重大的、会被历史留名的事件,而且是在做一件英雄行为,其实他们也是做了很普通的行为,就是说看到学生被打死了,然后就是想做一件好事,去把人救出来。
这就跟“六四”的时候,北京有很多市民表现的是一样的。就是说历史赋予了这些人在这个重大转折点上扮演一个角色的话,那么他就会被卷进去,来扮演这个角色。这是我另外一个想法,跟你刚才提的问题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主持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时势造英雄”。其实在选片子的时候,每个国家当然都是选自己认为自己最高水平的片子去冲刺奥斯卡奖,那么韩国选的当然就是《的士司机》;结果中国选的就是《战狼2》,那《战狼2》虽然是票房价值非常高,但是它在业界并不很看好,那我想它被选上是因为官方认为它传递的是官方想传递的思想。那您觉得这两部片子它们传达的思想各自都是些什么?
横河:其实它们传递的思想是代表这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那么什么是主流意识形态呢?韩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它并不是官方的意识形态,官方是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的,韩国就像一个普通的民主国家,它官方是没有意识形态的,民间的意识形态在这里体现的是一个人性和正视历史。
中国这部片子,就《战狼2》它体现的实际上是以爱国主义为名的一种党性,虽然它没有把党性直接体现出来,因为这个人实际上并不是中国军队的,而是被军队开除的一个孤狼,最后举起这个五星旗嘛,也就是说它整个过程当中体现的是这个党性。这个故事是没有现实基础的,在西方这个叫做fiction,fiction我们把它翻成是科幻片,但实际上这个又跟科学没有关系,所以我就简单的把它叫做幻想片。就是说它片中描述的那个中共的前军人,作为一个孤狼在海外救援,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当中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它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指的是中共的主流意识形态,因为中共是有主流意识形态的,作为一个统治阶层。如果说它的整个过程和电影描述当中和中共政权没有关系的话,你像这里关系就太多了,中共宣传爱国主义,什么“虽远必诛”、什么五星红旗,这些跟中共政权的关系太密切。如果说没有任何关系,他就是一个孤狼,编这么一个故事让大家看看过瘾也就罢了,但是它作为一个中共推崇的意识形态的话就很明显。
看的人如果相信了,那是要误人子弟的,那你出去以后,你出国以后,如果碰到了,你真以为会有这么一个人来救你,或者是有一个所谓强大的祖国在背后,那你就很冤枉了。因为事实上你看,两个中国人在中东被伊斯兰国当人质给杀了,结果中共官方居然跟其他国家完全不一样的,居然不是去谴责这个伊斯兰国,而是说他们到那里去传教,基督教到那里传教,意思就是他们自找苦吃,自己去送死,这才是真正的。所以说如果你看了以后,你出国的时候又碰到什么事情的话,那么你真的看了这部片子以后可能对自己生命都会造成危险。
主持人:中共它在禁止《的士司机》之前,还禁止了一部中国的电影叫《芳华》,相比于《的士司机》,它这个对历史伤痛是真实的描写;中国导演冯小刚他的那个电影《芳华》,它是以中越战争为背景的,其实它对敏感话题的触碰应该只是说是浅尝即止,但是它仍然逃脱不了被禁的命运。那么相比之下,韩国总统他可以跟导演一起在看这种谴责政府行为的影片,韩国能拍出这么有魅力的政治题材影片,是不是跟这种政府的开放态度是有关的?
横河:当然是有关的,但这里我们想看一下就是中韩两国政府的情况,就两个政权它都是在战后建立的,而且到现在为止,这两个政权都没有否定自己政权的继承性,就是说韩国虽然走向民主了,但它是一个和平过渡的阶段,就是说它不是把前政权推翻了重建,所以大韩民国国名没有变,国家性质当然是从独裁转向了民主,但是这个国家这个政权是有连续性的,就是说它是对前者的否定,但是不是说是革命推翻。
韩国走向民主以后,从1994年开始发展本土文化,主要是政府扶植和支持文化传媒;到了1997年以后,大财阀退出娱乐界,很多独立的制片公司就涌现出来了。韩国作为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民族,它追溯历史真相、挖掘历史真相,然后揭露历史上的一些丑恶,它是全方位的,包括影视娱乐界,影视娱乐界并不是单独的在追溯历史,它和其它的比方说历史学界、学艺界,或者是整个社会是同步进行的,从影视娱乐界来看的话,对这种严肃的历史题材他们有自己非常严肃的态度对待的。
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虽然在文革结束以后在经济上开放了,但是中共的专制本质从来没变过,只是说经济上引进了一些东西,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政治体制没有改变,从来就认为它的政权的一贯性,这个一贯性不仅仅是体现在政权的性质上,还体现在它的意识形态上,也就是说在文艺方面,延安文艺座谈会从1942年开始所规定的主旋律从来就没让位。
中韩两国的政治态度,政府都关注政治题材片子,都希望往外推。但是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韩国政府它是支持电影产业,但是它不进行审查,所以这些片子你看从来没有碰到过审查的问题。而中共当局正好反过来,它是只审查、不支持。当然它也支持,支持什么呢?就是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就是跟它主旋律相吻合的它会支持,其它的它就只审查,所以它砍掉的影片要大大多于它支持的影片,这是两个国家的区别。
主持人:因为这个中共当局它对政治影片的这么种种限制,我们会发现中国现在电影很多都去拍历史故事、历史题材;那这点韩国他也是有很多历史题材的片子。那两国政府,您刚才讲到了两国政府其实都是支持本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但是我们看到这个中国的历史题材故事和韩国的历史题材故事,两者在世界上受欢迎的程度是相差非常大的,那您觉得造成这两者差异的原因何在?
横河:我想我们大部分人都看过这两个国家的历史片,我觉得最大的差异是在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上,就是说韩国哪怕是在军政府统治时期、独裁统治时期,它没有系统的摧毁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过程。你看军人独裁统治时期,包括《的士司机》和《辩护人》这部电影,它们所反映的时代,其实它都是在什么呢?在行政上、在政治上强制管理,但是它没有在文化上进行破坏,所以这个文化,就是韩国的历史文化的这部分保留下来了。因此它在政治体制改变以后,就是走向民主以后,社会就很快的恢复活力。韩剧是处处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价值,韩国政府它对外推动韩国的影片是为了弘扬韩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而中共不一样,中共统治中国以后,它把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给消灭掉了,消灭以后就推崇它自己的意识形态,而它的意识形态是和传统文化对立的,而且和世界潮流是对立的。它对真正的历史抱着一种什么呢?一种“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就是和它观点不符合的,就是不利于它统治的,它就否定。它老说别人历史虚无主义,其实中共是最大的历史虚无主义。另外一个就是实用主义,就是只要符合中共生存的,它什么都用,因此它对历史的编造到处都是,就中共所推崇的历史是假的。
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包括把电影推向世界,它是为了输出共产党的文化和共产党的价值观,跟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什么关系,跟中国也没什么关系。党文化本身是反人性的,所以不管你场面多大、耗资多大,你征服不了人心,因为观众是有人性的,是有他们的价值观的,所以我觉得差别最大在这里。
主持人:那我们现在还有1分钟时间,我们再问最后一个问题,最近几年中共官方特别想在奥斯卡上一露头角,它们选送的影片往往都是场面恢弘、制作精良、明星阵容强大的,但是冲刺奥斯卡却是屡战屡败。那中国电影表达的主导思想它为什么不能被国际的主流社会认同?那官方媒体往往这个时候就指责说,西方对中国电影抱有成见,比如说这个《战狼2》在西方人影评人眼里,他就说是用暴力美学在宣扬国家意志。那您觉得中国电影它到底缺少的是什么呢?
横河:其实我觉得中国电影不是缺什么,而是多了什么,就它多了官方规定的主旋律和审查,由于多了这两个东西,其它什么都缺了。从人性上看,比较《的士司机》和《战狼2》,你就可以看到不是西方有成见,而是中共的价值观和世界对立。中国其实有过好电影,在30年代、40年代的时候,很多电影在当时世界上都是水平很高的,即使到了中共统治时期,文革结束的80年代也出了不少好电影,当时也没有什么政府部门支持。其实就是因为当时没有人支持,就中共管得越少,中国的电影就越兴旺;如果中共放手不管的话,中国人绝对能拍出世界级的好电影来。
──转自《希望之声》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李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