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2月05日讯】2月4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在这一天,帝王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几千年来中国民间也形成了固定的风俗习惯。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意为从这一天开始,就进入新的一年了。按照中国传统的纪年法,当太阳运行到黄经315°时(每年2月3至5日之间),就是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
立春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古人将立春节气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此时东风开始送暖,大地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然而今天气候的异常,冷暖颠倒,就会呈现出古人所说的乱象。
节庆与民俗
作为新年伊始的立春,官方和民间都有许多庆祝仪式和习俗,如鞭春、祭句芒神、拜太岁、躲春和咬春等。
1. 鞭春
大约从汉朝开始,京府与各地方官府于立春前一天,在正门前的东西两侧摆放泥塑的耕人与耕牛,提醒人们春天来了,准备春耕。
据《燕京岁时记》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后来,演变成真人扮演的“鞭打春牛”的活动。真人扮演的句芒神身穿绿色衣服,手执杨柳或丝杖鞭打土牛,象征唤醒耕牛准备劳作,这就是所谓“鞭春”。官吏鞭春后,农民抢着把春牛身上的土片撒到在自家的农田里,他们相信,这会给自己带来好收成。
2. 祭句芒神
“句芒神”,也叫“春神”,其形象为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据文献记载,早在周朝,就有隆重的“立春”仪式。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立春当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迎接主管农事的“句芒神”,祈求丰收。
3. 拜太岁
古时,以天干地支计算年月,六十年一个轮回,而每年都有一个太岁神主管那一年的运程,即值年太岁,也称流年太岁。六十位太岁轮流值年,每个人都有两个太岁看管,一个是出生之年的太岁,一个是流年太岁。
相传这六十位太岁神都曾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托生人间,有的是守护疆土、有功于国的将军;有的是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地方官员,每个人都是中国伦理道德的楷模和备受世人推崇的学习典范。
“拜太岁”源于道教文化,是中国民间一种化煞消灾、祈福纳吉的传统习俗。早在元、明,拜太岁便列入国家祀典。流传至今“拜太岁”在北京、广州、台湾、香港等地以及东南亚十分盛行。
4. 躲春
传统民俗有“犯太岁”之说。立春这一天,为了避免与上一年的太岁发生正面冲突,凡是犯太岁的人就要“躲春”。按现在的解释,就是立春这天气候交接,新的气场可能对部分人群不利,所以要处处小心谨慎。“躲春”是指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要与人和睦,心平气和地度过这一天。
5. 咬春
“咬春”是指立春当日的特定吃食。虽然各地民俗不同,但大体上“咬春”的主要食物为萝卜、五辛盘、春饼和春卷等。
明清以后,“咬春”就是吃萝卜。明代《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中记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清代《燕京岁时记》亦记载说:“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立春时最流行的食物是“春饼”和“春卷”。在晋代的《关中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唐人于立春日做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不仅民间吃春饼,皇宫中春饼也经常作为节庆食品颁赐给近臣。陈元靓在其《岁时广记》中记载:“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饼,并酒以赐近臣。盘中生菜染萝卜为之装饰,置奁中。”
与春饼不同,春卷是油炸食品,其名称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书中曾提到过“薄皮春卷”和“子母春卷”这两种春卷。明、清时,春卷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风味食品。春卷的馅主要是韭菜(或韭黄)、豆芽、粉丝等。
──转自《大纪元》(有删节)
(责编: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