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中国农村为何变的千疮百孔?

自2005年以来,身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的蒋高明先生,带领一批批研究生一直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进行生态农业实践,承包了约40亩低产田,办了一个生态农场。在这10年的生态农业实践中,他们目睹了中国农村的很多变化,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农村的污染问题不但没有改观,反而越来越严重。今年第8期《环境教育》杂志上刊登的蒋高明撰写的《调查:千疮百孔的中国农村》一文,列举了当今中国农村令人忧虑的八大乱象。

一:令人窒息的臭味

2015年7月,山东几省连遇高温,部分城市达到40度。在这样高温天气下,一些化工厂、养殖场散发的臭味令人窒息。在蒋高明先生办的生态农场西北角,两年前出现了一个非法养殖场,养鸭场的鸭子粪便平时气味就很大,再遇到到高温,臭气浓度增加几倍,臭气熏天。尽管政府规定畜禽粪便要干湿分离,不准冲洗,但这些黑心养鸭场不管不顾,照样用水冲,不仅严重污染了周围河流,在冲洗过程中还添加了大量火堿,这样的鸭粪不仅不能肥地,还会烧死庄稼。

二:地下水不能喝了

沿沂蒙山金线河两岸的十几个村庄,当年都是到河边沙滩取水喝,或者每个村里都有井,喝的就是浅层地下水。如今,河里的水早就不能喝了,现在井水也不能喝了,连镇上供应的自来水也几乎不能喝了。河水不能喝是沿河工业尤其屠宰业、工厂化养殖业造成的,河水已严重污染,成了劣五类水;浅层地下水不能喝是农业污染惹的祸,农民为图省事,减少向土地上投入,使用大量的化肥、除草剂等农药,最终导致了赖以为生的地下水不能喝了。

三:害虫越杀越多

农民每年都要向地里打多遍农药,加上播种期用农药拌种,使用农药四五次属于正常,如果种植果树,每年打药的次数高达20多次。现在的农田充满了杀机,害虫几乎都是经过农药洗礼的,农药越用越多,而害虫似乎也越战越勇。害虫在农药胁迫下,会出现进化,这个进化是在农药诱导下产生的。农民不知道其中的原理,每年继续有成吨的农药倾倒在农田里。

四:河流变成臭水沟

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村的东面有一条小河,叫金线河,是沂河的上游。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沿河十几个村庄的村民就是靠这条小河生活,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面水都能喝,不需要进行水处理。今天,这条小河已经严重变臭,不能游泳,更不能喝了,水里的鱼虾没有了,沿河的芦苇荡没有了。这条河每天都要负重将各种污染物搬运到下游去,再经过沿线的城市,最终流向大海。

五:垃圾包围农村

农村中垃圾严重增多了,尤其白色污染。首先是农田的地膜残留物,其次是各种农药、化肥的包装物,第三是各种食品的包装物,第四是各种塑胶袋,第五是村民的各种生活垃圾。
六:得癌症的多了

40年前,癌症对于蒋家庄的村民完全是很新的名词。如今,村民们因病去世的多了,而更多的病,都是在医院里查出的癌症。蒋家庄的会计那里保留了村民死亡的较完整记录。过去有记录的19年中,总死亡人数为109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53人。农民死亡原因中,90%以上为各种疾病,其中以癌症为主。最近10年来,除了写明服毒、上吊死亡、事故外,该村农民死因多为癌症,而自然死亡的比例很小。

七:尴尬的农村殡葬制度

中国城乡实行丧葬改革40年以来,虽在城市减少了死人占地,但在广大的农村,尤其华北平原上的农村,似乎收效甚微。继火葬后,农民重新恢复土葬风俗,他们将骨灰盒放置在棺材中下葬,这样就造成了对待逝去亲人的新做法:火葬+土葬。火葬与土葬二者只能择一,而农民却将其二合一。由此带来的新的问题是:火葬增加环境污染,还增加了农民经济负担;土葬因无固定的农村墓地,农民随地埋葬,不仅占用大量耕地,还造成因无规则土葬行为,造成坟头遍布农田,对机械耕作带来困难。

八:勤劳未必能致富

勤劳致富,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放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农村有些不灵了。由于农民的生产是为市场而生产,他们生产的粮食或肉蛋奶,都是用来交换的商品,且没有定价权,谁老实巴交种地谁就吃亏。许多农民被逼离开农村进城谋生,留下了的所谓有头脑的人,将德道良心和生态环境都变成了商品,发了财。而国家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金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治理。

如此千疮百孔的农村已成为中国的一块伤疤。蒋高明先生的文章发表后,因此引发了人们对巨变中的乡土农村的反思与追问——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农村为何变的千疮百孔?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