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柴静式的“动静”越多越好

前中央电视台主播柴静拍的《穹顶之下》轰动中国网络,据说点击率愈亿,各方评论褒贬不一。本来对官方支持、在人民网等喉舌刊登出来的东西不看好(后来听说又被撤),但有朋友特别推荐,说应该看一下。粗略看过一遍,有这样几点感想:

一般来说,谈环保的议题,在西方都是政治正确的东西,所以都得到主流媒体(实质是左翼媒体)的叫好。因为这种题材,往往都是站在道德高地,替全民说话,替孩子着想,替未来担忧。正确无比,深得人心。像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高尔)就热衷这种题材,他拍的《令人不安的真相》(说全球气候过暖)就拿到西方大奖:人道主义特别奖,奥斯卡纪录片奖,他本人还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柴静的《穹顶之下》是谈中国的空气污染(雾霾)问题,也属于这种替天行道的议题,自然也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戈尔的纪录片创了美国票房纪录)。

美国CNN在报导《穹顶之下》时,还真的把它夸赞成是中国的《令人不安的真相》,就差没说柴静是中国的戈尔了。

我对戈尔和其《令人不安的真相》有过很多批评(请见“地球过热,还是左派头脑发热?”“是全球过热,还是财迷心窍?”“人都冻死了,还全球过暖呢”等),指出像戈尔这种西方左派热衷夸张气候过热,实为热衷意识形态,正如对“全球过热说”批评最强烈的政治家、前捷克总统克劳斯(Vaclav Klaus)所指出的,“过热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反对资本主义,限制人类的自由。克劳斯曾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面临危机的是自由,而不是气候”,指出今天世界的危机,是人们被剥夺选择自由。

柴静的《穹顶之下》虽然也是谈环保,但跟戈尔的《令人不安的真相》至少有两点不同:

第一,戈尔谈的是假议题。因全球气温过去100年才增加一点三度(还是华氏),并不构成问题。戈尔等夸大其词,故作惊人之语;另外这增加的一点三度,是人类行为(工业发展释放的二氧化碳)导致,还是太阳辐射变化导致,在科学界有争议,没有定论。十年前戈尔曾惊人预言:到2014年因全球气候过热而导致北极圈融化,海水将淹没纽约、伦敦、孟买、加尔各答等沿海城市。可2014年已过去两个多月了,北极圈既没融化,洛杉矶、纽约、伦敦等,都敦敦实实的,毫发无损。所以伦敦法院曾裁决戈尔的影片有重大错误,英国曾拍出纪录片,援引全球众多一流科学家指出戈尔的全球过暖片是“大骗局”。

而柴静谈的是真议题。因为任何普通中国人都知道雾霾问题,他们就生活在其中,空气恶劣,任人皆知。柴静触及了中国家家户户面临的问题。有人曾说,中国有太多的不平等,面对有毒食品,政治局高官们有特殊有机食品基地特供,只有在污染的空气面前人人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们也无法屏息(不吸)。

第二个不同是:西方戈尔们的目的很清楚,是利用“气候过暖”等环保议题,意在反对资本主义,抵制市场经济,要通过政府力量统筹规划人的生活,即克劳斯说的“环保共产主义”,带有迈向极权的倾向。

而柴静拍的这部环保片,没渲染这个主题,反而鲜明提出,要解决“中石油”的垄断,必须开放市场,更多自由竞争,包括像美国那样允许外国车厂等外企进入本国市场;强调的是自由化、市场化、公平竞争化,其实就是更多个人自由的资本主义化,而不是更多政府控制的社会主义(国营化)。

虽然雾霾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人们生活其中,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柴静的纪录片有一个多小时的讲解,提纲挈领地讲明白了三件事:什么是雾霾?它从哪里来的?怎么解决?

影片解释:第一,雾霾是被污染的空气,是人为造成的;第二,雾霾主要由三点造成:中国的燃料中煤炭比例高;煤炭没有经过清洗(净化);增多车辆释放的废气(缺乏严格检查限制)。

怎样解决这三个雾霾来源,柴静的纪录片也提出清晰的方案:第一,降低煤炭使用比例,增加天然气和石油的开采。纪录片比较指出,英国也曾发生严重雾霾,最后把不那么污染的天然气变成主要燃料(现已占24%;中国现占5%),从根本上扭转了局面。而中国要打破这个局面,首先要打破国营大企业“中石油”的垄断。柴静举了很有力的例子:美国的天然气石油公司有6300家,而中国只有3家,这三家中,“中石油”一家的资源就占70%,可谓绝对一统天下。这个国企垄断局面不打破,中国不会有天然气的更多开采。而按柴静引述的能源数据,中国地下有大量天然气储备。要打破中石油的垄断,不仅是允许中国有更多的私营企业进入石油行业(竞标),更应允许外国石油公司进入中国(竞争)。

柴静还特别举了洛杉矶的例子:当地曾空气污染严重,最后环保立法时,遭汽车制造业抵制,说影响其产量。但外国车厂说我们能生产出限制废气、达到环保要求的汽车。当外国车厂被允许进入竞争时,美国的车厂只好接受环保条件。最后是“公平竞争”阻止了废气,保护了环境。也就是市场经济的铁律:优胜劣败!

有人批评柴静的片子提到“从我做起”是转移责任(把政府责任转到个人),但柴静片子提出的第一个方案,就是要降低国企垄断,这明显是指向政府责任的问题、国有化制度的问题。

第二个方案,仍是指向政府:因为煤炭没有清洗(净化)当然还是企业和政府(管理)的责任。柴静举例说,像英美等西方国家,煤炭都事先经过清洗,去掉了煤灰成分(英国煤炭95%被洗净)。而中国的煤炭很多没有经过这个程序,甚至还大量使用褐煤(煤灰比重大)。

第三个方案,还是跟政府有关:中国汽车数量增加是事实,尤其是废气量很大的柴油机车等。但中国没有建立严格的立法限制废气,更没有严格执法。用北京环保部门的说法,北京的车辆90%“全面造假”,即谎报过关。这个“造假”所以能盛行,跟政府机构不严格执法、甚至贪赃枉法有直接关系。

柴静的片子用大量数据,包括跟英国、美国等曾发生空气严重污染的国家和城市平行比较,令人信服地提出:雾霾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首先要有新闻自由,可以公开报道(揭露)和讨论(包括批评);然后要有环保立法;形成比较健康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打破国企的官方垄断。

对于那个愚昧的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丁仲礼为代表的观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加快发展,污染是必须付的代价),柴静的片子用英国和美国的例子证明,英国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导致煤炭使用量下降,天然气量上升,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反而使国民生产总值(GDP)翻了几番。

柴静的雾霾片是相当成功的。即使拿到西方,在内容和形式等制作方面,也是颇为专业的。它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很多这种新闻专题片。但一般都是记者采访专家、现场,配上资料画面等。很少有记者亲自在台上演讲,因为那容易给人以太自我中心的感觉。不过柴静采取的是新科技创始人介绍新产品的方式,穿牛仔裤、T恤衫在舞台悠然演讲,下面有听众,屏幕上穿插她的采访和专家分析等。由于有很多她独家的采访画面,包括她本人经历(童年住房,老家变化,需打手电照路的五星级酒店等),并用她生病的孩子贯穿片子头尾,这样就降低了她一直在台上可能给人造成的“太自我”的感觉,反而缩短了影片内容跟观众的心理距离。

有人批评柴静在片中用了自己的孩子(泄露隐私)。但这倒是该纪录片构思的匠心之一:从生病的孩子开始,到为了千家万户的孩子,为了未来的孩子,我们必须保护环境,创造一个人性化的生存空间。一般环保片,都是强调为了孩子,为了未来。所以这里柴静用自己的孩子开始,又以后代结束,符合这部片子内容的需要。

这部片子还引述前中国能源局长刘铁男在接受庭审时说的一句话:“要想遏制高发的腐败,就要把本来应该属于市场的权利还给市场。”事实上,不仅是腐败、环保,在政治制度选择上,更存在一个“还给市场”让人民选择的问题。这才是盖在《穹顶之下》的根本性问题。

这样的影片,在正常国家,应由大电视台来做,而在中国,却是由一个离职记者自掏腰包来做,这本身就说明中国媒体的不正常。它的最后被禁,更说明中国政治环境的不正常,“雾霾”更严重。

柴静呼吁“我从做起”不应被看作是推卸政府的责任,而是呼吁每个中国人承担历史责任,发出监督的声音、不平的声音!就这部影片,与其猜测拍片人的动机等,不如像柴静那样,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弄出一点“动静”。来自民间的动静大了,就会形成风,形成啸,不仅会改变自然的环境,还有助于冲散更窒息的政治阴霾,让中国出现一个可以真正自由呼吸的蓝天!

2015年3月6日

文章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