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对比雨伞革命与六四 差距悬殊

【新唐人2014年10月8日讯】(新唐人记者任浩综合报导)香港占中已经进入11天,其与1989年的64学生运动有何同异呢?德国媒体分析较为透彻,尽管都是非暴力要求民主,但这一次的组织、策略、媒体以及提出的清晰诉求都与25年前的那场运动不同。

德国之声采访了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学者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 for Scholars)的革命与社会抗议问题专家古德斯通(Jack A. Goldstone),请他分析雨伞革命与天安门抗争的相同与不同

诉求不同

古德斯通表示,1989年天安门广场的学生要求民主,但诉求笼统、模糊,如减少腐败,赋予人大更多权利,媒体、舆论自由、共产党员选党领袖等。当时很少有学生提到普选、开放提名、竞选等民主的具体措施。

相比之下,雨伞革命的诉求清晰,他们要求开放、自由、竞争的选举,而不是北京当局筛选候选人,并由亲北京的香港精英小圈子提名。

不过两次运动都要求当局放弃部分权利,实现不同程度的民主,对当局一党独裁的制度说不。

组织和策略不同

古德斯通认为,香港占中尽管是一场“没有领导人的运动”,但社交媒体起到了传递组织信息的作用。例如转移地点、最新动向等等。

相比89年64只有天安门广场一个地点,且中共当局出动了大批军警,人数超过学生,这次占中活动的参与者分布在几个地点,可以互相流动,占领人数超过了警察。

香港的占中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声援,然而25年前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基本上是年轻的大学生,甚至没有中学生。

当局的处理方式

古德斯通说,香港的开放环境、全球媒体与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都让北京当局无法在香港中环制造如果天安门广场一样的镇压。他认为北京当局现在不愿也不敢堂而皇之的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占中市民与学生。

然而1989年的北京,不是一个开放的环境,那里发生的事情可以被中共当局遮掩,甚至制造谎言,至今都不承认。

所以,古德斯通认为,在雨伞革命的处理上,中共政府会显出强势,但避免流血,会与占中发起者谈判,以寻找保持面子的妥协方案。

古德斯通总结说,中共不会在香港特首提名上作出实质性的大让步,未来会保持其在香港特首选举中的最主要角色。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