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4月15日讯】4月11日,中共国家财政部发生了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财政部发行的280亿元国债遭市场冷遇,仅仅发行了208亿元。日前,有大陆媒体引述业内人士,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导致当前中国大陆房价下跌的“三种毒药”。
今年2月中旬,中共财政部网站宣布,财政部决定第一次续发行2014年记账式附息(一期)国债,已完成招标工作。
据称,这次国债计划续发行280亿元。其起息日为2014年1月 7日,票面年利率为4.47%,按年付息,每年1月7日(节假日顺延)支付利息。
公告称,这次国债续发行部分从招标结束后至2月17日进行分销,从2月19日起与原发行部分100亿元合并上市交易。
然而,4月14日大陆《证券日报》报导称,280亿元国债遭遇市场冷遇,仅仅发行了208亿元。而这样的情况对于号称“金边债券”的国债来说,“简直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报导引述业内人士分析称,发生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市场钱紧,另一方面说明国债的投资回报率较低,与目前市场上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各种“理财宝”相形见绌,导致投资者购买需求不足。
而上述两种原因不仅导致国债遭遇市场冷遇,还导致大陆房价遭遇“倒春寒”,房价下跌开始“破冰”。数据显示,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各地新房以及二手房的成交量大幅萎缩,有的城市一季度新房销售数量同比下滑了五成以上。
藏在房价之中的“三种毒药”
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大陆房价撑不住的三大原因:
1.资金分流
首先,北京当局近日宣布政府不会推出大规模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这让很多寄望于政府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的地产大佬很失望。
其次,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理财宝变相抢走了流向地产业的资金乳酪,因为这类理财宝投资门槛极低、变现容易、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吸引了以80后为代表的职场主力军把投资理财选择。
第三,考虑到港股的低价格以及高分红的特点,一大批偏爱稳健型投资的国人资金开始准备向港股转移,而这对最需要稳健型资金支持的地产业来说,“绝对是一个晴天霹雳”。
2.成本回落
文章表示,通常说来,建房的成本不外乎拿地成本、融资成本、建筑成本这三大项。 由于当前各地政府普遍加强了土地供给,大量土地通过招拍挂的形式进入市场,从而压抑了土地价格的上涨,地产商拿地的价格渐趋稳定,也就是说,房地产开发商的拿地成本下降。
另一方面,随着包括保险资金、信托资金、券商资管资金在内的各路战略投资资金看好房地产市场,向地产商提供资金的渠道日渐增多,从而促使到达地产商手中的融资成本逐渐降低。据称,目前一线城市地产开发项目的融资成本已经低于15%,其它大多数城市地产项目的成本也回落到20%左右。
至于建筑成本问题,从刚刚公布的3月份CPI数据可以看出,周期性产能过剩导致的工业产品价格下跌依然是主趋势。今年1月份以来,大宗商品市场熊气弥漫,致使国内钢材、玻璃、水泥等建材价格一日不如一日,建材成本呈现出大幅回落之势。而建房成本的明显回落,使得地产商有了敢于降价的勇气。
3.需求不足
文章认为,经过了15年以来史上最大规模的建房运动,有能力买房的人基本上都买了,如今对于买房有需求的主要是新婚一族和新近移民到城市的国人,这些人希望买房,但是要积攒够买房所需的首付尚需时日。
至于近期多个地区的房价下跌是真跌还是假跌?呼唤多年的房价去泡沫化,是否会自马年开始?这些问题都还需要静观市场后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