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马航事件暴露中国媒体的“软肋硬伤”

【新唐人2014年3月22日讯】马航失踪,全球瞩目,虽时日渐进,但悬案依旧。全世界的重量级的媒体均投入重兵,在新闻史上,这是自“9•11事件”后的又一大规模战役。然而,人们从中国媒体的点蜡烛哀悼,到CNN、《纽约时报》、彭博社获取的独家线索上看,其中的胜负高低显而易见。中国新闻人不免哀叹,与西方媒体的差距之大,令人沮丧。

英国广播公司(BBC)3月21日刊登了《南方周末》国际新闻记者秦轩的一篇题为《马航事件暴露中国媒体的“软肋硬伤”》的文章。

作者指出,此次国际报道的完败,将条件制约、路径依赖等诸多国际新闻与调查报道最为薄弱的一面暴露在公众的面前。前《21世纪经济报道》国际版负责人左志坚在微信圈里更直言:“中国没有真正的国际新闻。”

作者以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新闻人的身份,探讨了几个层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马航失踪事件涉及到专业的航空领域。中国新闻人能获取的资源少得可怜。中国民航是从军用航空体系转型而成,与之打交道时,对方多以国家机密为由回避问题。从中获取专业知识或数据支持的可能性很小。若想获得卫星管理部门的核心数据,更是难上加难。

同时,新闻管制亦令记者无能为力。空难也好,高铁事故也罢,管理部门的严厉管控或任意关闭记者调查真相的渠道,其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二,中国人整体缺乏符合时代的世界观,做国际新闻的新闻人的认知水平也受其局限。多数新闻人缺乏与海外的信息源沟通和交流的判断能力。比如,某国际新闻类媒体,号称在百多个国家拥有数百名记者,但却常闹笑话,甚至刻意歪曲和造假。

还有业务能力的问题。中国记者到国外,通常以日常事件的表面观察为主,最多对核心人物进行些专访,却不具备足够的训练去面对异域,就更难挖掘深层的新闻。

作者认为,近年来,中国优秀的国际新闻记者并非没有,但苦于单兵作战,难以与西方成规模、有章法的媒体同行较量。在全球众多媒体中,有能力和资源就全球议题进行报道的寥寥几家。西方新闻业积数百年之功,其实力是建立在众多前辈血汗打拼之上,因此方能在竞争中拔得头筹。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