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中国民间将要绝迹的手艺

【新唐人2013年12月06日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学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现代科学技术产品。但是在没有科学的时代,老百姓用祖传的生活技能繁衍生息自给自足,充满着情趣。衣食住行几乎都是手工制作。如纺线织布、补锅、打土坯等等,现在这些手艺已经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纺线织布

纺线是中国传统耕织的主要生产项目。纺线时先是将棉花拿到弹匠那里将棉花弹蓬松,然后搓成如火腿肠粗细长短的棉条。棉条放在纺线人的左手方,纺车上有一根叫梃子的钢丝,一端是尖的,朝着纺线人,纺线人先将棉条一头一边往外拉一边一个方向旋转(一般是反时针)搓,然后将头子缠绕在梃子上,顺钢丝直其尖,这样的准备工作完备后就开始纺线,左右手配合合理,右手摇车左手握棉条往外均匀的拉,节奏是短短长周而复始。

织土布需要一架老式织布机,一般为木制。除了织布机,织土布从轧花、弹花、纺纱、浆纱到织成布匹,大约需要三十多道工序,工艺繁杂。其中织布抛梭难度最大,手脚配合不协调,抛梭用力不恰当,不仅会将梭抛落到地上,而且会戳断经纱。一匹土布,长一般为3.6丈,宽一般为1.8尺,也有根据需要放宽一些的,但最宽不超过2.4尺。土布一般为纯白色,也有将纱染成各种颜色,织造成花布的。如大方格、小方格、长方格、正方格、粗条纹、细条纹、单条纹、双条纹、凤尾纹等花布。这种花布大都用来制做被里,也有用来制做妇女、儿童棉衣棉裤面料的。

补锅补碗

补锅是街道手工作坊的一门职业,按锅的品种来决定工艺的不同,例如,有专门补铁锅的,补搪瓷器皿的,补铝锅水壶的,技术、火候各不相同。补锅时要安放好连着风箱的小炉子,填入焦煤,在小坩埚内放几块碎铁片,拉上几手风箱,等待铁片融化。趁铁片尚未融化的间隙,清除铁锅上的烟垢。铁片融成铁水后,将铁水顺着裂缝一点一点地补上去。补好了洞并未算完,还得用粗砂轮将锅内凸起的补疤略加打磨,然后用细砂纸平整一遍,使之不妨碍锅铲的搅动,最后再抹上些黄泥浆,方才大功告成。

碗儿匠干活时,先将器皿的碎片按原状对住,拿绳子捆扎好,双腿夹住碗、碟,然后用钻子在上面钻钉疤的小孔,要钻对称的两排。钻好孔眼后,将疤子对准洞眼铆上去,用小铁锤敲打合缝。钉碗、碟工艺轻松,而钉大缸、大盆,就比较费工,钉补时将破碎瓷片摊开一块一块编号对接,拿绳子边捆,边对,边打眼,边钉疤子。因缸、盆较厚,打眼深,而且是斜着打眼,是比较费工的。

金刚钻是“碗儿匠”的主要的工具,故有“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的说法。

打土坯

土坯,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盖房子用的主要原料。因为土坯比较廉价,做起来比较容易,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用土坯造的房子不易透风,保温性能比较好。土坯也不容易酥软,具有一定的坚固性。打土坯的关键环节“打”,使用的工具有模子、铁锨、小石夯(一个人用的石夯)。方法是:先用铁锨将湿土拌均,堆放在一起备用;支好模子,并且在模子内撒放土灰,防止地质松软或者含水分较多而造成粘带;将模子内装满土,用脚荡平后,使用小石夯反复压结实,顺序是先从两头开始,最后是中间;最后是起模子,起模子后,将成块的土坯按预先选定的筑基,筑成土坯垄。成型的土坯垄,弯弯曲曲,错落有致,好似长龙,层层清晰,优美动人。

缝虎头鞋

幼童一岁左右时,长辈们会给孩子穿虎头鞋。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护佑孩子健康成长。做虎头鞋,得先打袼褙,按鞋样的大小剪下一块,再将一层好看的布料缝在剪下的袼褙外。虎头鞋做工复杂,虎眼、虎眉、虎嘴、虎鼻,都要靠针线和布缝制而成,需要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表现虎的威猛,细心的人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

磨剪子

磨剪子与抢菜刀为同一种手艺,通常由一人完成。所需工具非常简单,一般只需两块磨石。艺人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回打磨,让刀剪锋芒毕现。“抢菜刀”的“抢”是指刮掉菜刀表面的一层銹斑,再打磨菜刀,使之锋利。这种技艺看似简单,却需常年的经验积累才可胜任。刀口的软硬,打磨的程度,都十分讲究。好的艺人打磨过的刀剪长期使用依然锋利如初。

箍桶匠

箍桶匠,人们习惯称桶箍匠或桶匠。箍桶的工序比较简单,首先是准备“箍”和“木板”。箍桶的用具亦比较简单,只用木匠的少部分工具——锯子、挫子、推刨、斧子,还有专用的勾镰、刮刀等。

当时的用料取材于江拉林中的柏木、麻吾峡林和乜纳林中野柳。准备“箍”时将大柏树比长较的幼枝和独根野柳长幼条砍伐拉到家中,将每根幼枝劈成两半,用刮刀刮去小枝叶和树皮,连续盘成圆圈,箍桶时又用热水将“箍”泡软。若用柏木枝条做“箍”,一道“箍”只用一圈,用柳条做“箍”,一道箍得用2圈。一般箍一个桶、小木筲等用上、下2道“箍”,若箍大木筲得用三道“箍”。

箍木桶用的木板较小,只用斧头将用料劈砍可用。若箍大木筲时,得用锯子将木料锯开。箍桶和筲的主要工序是用推刨将木板中间推成凹形,还要留缝,留缝时将木板边子推成外边宽、里边窄的斜面,这样两块木板间的缝子才能合好。

箍桶匠的产品颇多,除家常担水用小水桶外,有酒烧坊用作发酵物的大木筲,装运酒的小木筲。中等的有农村人家中的盛水筲,即木制“水缸”。水源较远的地区,人们用牲畜驮水用的“驮桶”。

毡匠

毡匠,即是擀制毛毡的手工匠人。毡匠的产品按毛类分有牛毛毡、山羊毛毡、绵羊毛毡,其中绵羊毛毡最好。按产毛季节有夏毛毡,秋毛毡,其中秋毛毡最佳。

毡匠工具简单,只有一张大弓和一卷竹帘。他们走乡串户,一到人家,只用一间不大的工作房,支起一张较大的木床,在木床上用大弓将秋毛弹松(若用夏毛时,先得将毛剪短再弹)。然后在院子中倾斜支起两块门板(并在一起)。在门板上铺好他们所带的竹帘,把弹松的毛均匀地铺撒在竹帘上面,浇透水。匠人们(一般2人)坐在门板上端的木凳上,一边拉动原先拴在竹帘上端而放在竹帘下面的绳子,一边用脚踩踏滚动连毛卷起的竹帘,一边浇水,这叫“洗毡”(即擀制)。若滚动踩踏竹帘的次数多,功夫大,毛毡就越好,用白绵羊毛擀制的毛毡,有的在表面还用黑绵羊毛铺设有花纹图案。好的毛毡,平光细腻,纹路美观,四边笔直,棱角分明总起立放不倒,长时间水渗不透。

秋毛毡种类多,规格不一。有单人铺用的“独睡毡”,携带方便,多为出门人铺用。多数毛毡为“四六”毡,即长六尺、宽四尺,宽幅大方,是乡村满间大坑上理想铺床用品。

簸箕匠

簸箕是竹蔑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贵德的簸箕匠是用柳条编制簸箕,要将砍拾的幼嫩柳条皮子剥净,才能用来编制,柳条皮子夏天很容易剥,只要用手一撕,就会剥个净光。可冬天的柳条皮不好剥,需要先将柳条放到锅中煮后,才能将柳条皮剥净。冬天编制簸箕也不容易,院子里很冷,房里取暖条件也不够,剥了皮的柳条容易干不好编制,只好到窑里去编制。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