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中國民間將要絕跡的手藝

【新唐人2013年12月06日訊】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科學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中充斥著現代科學技術產品。但是在沒有科學的時代,老百姓用祖傳的生活技能繁衍生息自給自足,充滿著情趣。衣食住行幾乎都是手工製作。如紡線織布、補鍋、打土坯等等,現在這些手藝已經遠離了人們的視線。

紡線織布

紡線是中國傳統耕織的主要生產項目。紡線時先是將棉花拿到彈匠那裡將棉花彈蓬鬆,然後搓成如火腿腸粗細長短的棉條。棉條放在紡線人的左手方,紡車上有一根叫梃子的鋼絲,一端是尖的,朝著紡線人,紡線人先將棉條一頭一邊往外拉一邊一個方向旋轉(一般是反時針)搓,然後將頭子纏繞在梃子上,順鋼絲直其尖,這樣的準備工作完備后就開始紡線,左右手配合合理,右手搖車左手握棉條往外均勻的拉,節奏是短短長周而復始。

織土布需要一架老式織布機,一般為木製。除了織布機,織土布從軋花、彈花、紡紗、漿紗到織成布匹,大約需要三十多道工序,工藝繁雜。其中織布拋梭難度最大,手腳配合不協調,拋梭用力不恰當,不僅會將梭拋落到地上,而且會戳斷經紗。一匹土布,長一般為3.6丈,寬一般為1.8尺,也有根據需要放寬一些的,但最寬不超過2.4尺。土布一般為純白色,也有將紗染成各種顏色,織造成花布的。如大方格、小方格、長方格、正方格、粗條紋、細條紋、單條紋、雙條紋、鳳尾紋等花布。這種花布大都用來製做被裡,也有用來製做婦女、兒童棉衣棉褲面料的。

補鍋補碗

補鍋是街道手工作坊的一門職業,按鍋的品種來決定工藝的不同,例如,有專門補鐵鍋的,補搪瓷器皿的,補鋁鍋水壺的,技術、火候各不相同。補鍋時要安放好連著風箱的小爐子,填入焦煤,在小坩堝內放幾塊碎鐵片,拉上幾手風箱,等待鐵片融化。趁鐵片尚未融化的間隙,清除鐵鍋上的煙垢。鐵片融成鐵水后,將鐵水順著裂縫一點一點地補上去。補好了洞並未算完,還得用粗砂輪將鍋內凸起的補疤略加打磨,然後用細砂紙平整一遍,使之不妨礙鍋鏟的攪動,最後再抹上些黃泥漿,方才大功告成。

碗兒匠幹活時,先將器皿的碎片按原狀對住,拿繩子捆紮好,雙腿夾住碗、碟,然後用鑽子在上面鑽釘疤的小孔,要鑽對稱的兩排。鑽好孔眼后,將疤子對準洞眼鉚上去,用小鐵鎚敲打合縫。釘碗、碟工藝輕鬆,而釘大缸、大盆,就比較費工,釘補時將破碎瓷片攤開一塊一塊編號對接,拿繩子邊捆,邊對,邊打眼,邊釘疤子。因缸、盆較厚,打眼深,而且是斜著打眼,是比較費工的。

金剛鑽是「碗兒匠」的主要的工具,故有「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的說法。

打土坯

土坯,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蓋房子用的主要原料。因為土坯比較廉價,做起來比較容易,因此受到人們的青睞。用土坯造的房子不易透風,保溫性能比較好。土坯也不容易酥軟,具有一定的堅固性。打土坯的關鍵環節「打」,使用的工具有模子、鐵杴、小石夯(一個人用的石夯)。方法是:先用鐵杴將濕土拌均,堆放在一起備用;支好模子,並且在模子內撒放土灰,防止地質鬆軟或者含水份較多而造成粘帶;將模子內裝滿土,用腳蕩平后,使用小石夯反覆壓結實,順序是先從兩頭開始,最後是中間;最後是起模子,起模子后,將成塊的土坯按預先選定的築基,築成土坯壟。成型的土坯壟,彎彎曲曲,錯落有致,好似長龍,層層清晰,優美動人。

縫虎頭鞋

幼童一歲左右時,長輩們會給孩子穿虎頭鞋。人們認為虎是百獸之王,穿上虎頭鞋可以辟邪惡保平安,護佑孩子健康成長。做虎頭鞋,得先打袼褙,按鞋樣的大小剪下一塊,再將一層好看的布料縫在剪下的袼褙外。虎頭鞋做工複雜,虎眼、虎眉、虎嘴、虎鼻,都要靠針線和布縫製而成,需要用刺繡、撥花、打籽等多種針法。虎嘴、眉毛、鼻、眼等處常採用粗線條勾勒,表現虎的威猛,細心的人還常用兔毛將鞋口、虎耳、虎眼等鑲邊。

磨剪子

磨剪子與搶菜刀為同一種手藝,通常由一人完成。所需工具非常簡單,一般只需兩塊磨石。藝人憑藉自己的經驗來回打磨,讓刀剪鋒芒畢現。「搶菜刀」的「搶」是指刮掉菜刀表面的一層銹斑,再打磨菜刀,使之鋒利。這種技藝看似簡單,卻需常年的經驗積累才可勝任。刀口的軟硬,打磨的程度,都十分講究。好的藝人打磨過的刀剪長期使用依然鋒利如初。

箍桶匠

箍桶匠,人們習慣稱桶箍匠或桶匠。箍桶的工序比較簡單,首先是準備「箍」和「木板」。箍桶的用具亦比較簡單,只用木匠的少部分工具——鋸子、挫子、推刨、斧子,還有專用的勾鐮、刮刀等。

當時的用料取材於江拉林中的柏木、麻吾峽林和乜納林中野柳。準備「箍」時將大柏樹比長較的幼枝和獨根野柳長幼條砍伐拉到家中,將每根幼枝劈成兩半,用刮刀颳去小枝葉和樹皮,連續盤成圓圈,箍桶時又用熱水將「箍」泡軟。若用柏木枝條做「箍」,一道「箍」只用一圈,用柳條做「箍」,一道箍得用2圈。一般箍一個桶、小木筲等用上、下2道「箍」,若箍大木筲得用三道「箍」。

箍木桶用的木板較小,只用斧頭將用料劈砍可用。若箍大木筲時,得用鋸子將木料鋸開。箍桶和筲的主要工序是用推刨將木板中間推成凹形,還要留縫,留縫時將木板邊子推成外邊寬、裡邊窄的斜面,這樣兩塊木板間的縫子才能合好。

箍桶匠的產品頗多,除家常擔水用小水桶外,有酒燒坊用作發酵物的大木筲,裝運酒的小木筲。中等的有農村人家中的盛水筲,即木製「水缸」。水源較遠的地區,人們用牲畜馱水用的「馱桶」。

氈匠

氈匠,即是擀制毛氈的手工匠人。氈匠的產品按毛類分有牛毛氈、山羊毛氈、綿羊毛氈,其中綿羊毛氈最好。按產毛季節有夏毛氈,秋毛氈,其中秋毛氈最佳。

氈匠工具簡單,只有一張大弓和一卷竹簾。他們走鄉串戶,一到人家,只用一間不大的工作房,支起一張較大的木床,在木床上用大弓將秋毛彈松(若用夏毛時,先得將毛剪短再彈)。然後在院子中傾斜支起兩塊門板(並在一起)。在門板上鋪好他們所帶的竹簾,把彈松的毛均勻地鋪撒在竹簾上面,澆透水。匠人們(一般2人)坐在門板上端的木凳上,一邊拉動原先拴在竹簾上端而放在竹簾下面的繩子,一邊用腳踩踏滾動連毛捲起的竹簾,一邊澆水,這叫「洗氈」(即擀制)。若滾動踩踏竹簾的次數多,功夫大,毛氈就越好,用白綿羊毛擀制的毛氈,有的在表面還用黑綿羊毛鋪設有花紋圖案。好的毛氈,平光細膩,紋路美觀,四邊筆直,稜角分明總起立放不倒,長時間水滲不透。

秋毛氈種類多,規格不一。有單人鋪用的「獨睡氈」,攜帶方便,多為出門人鋪用。多數毛氈為「四六」氈,即長六尺、寬四尺,寬幅大方,是鄉村滿間大坑上理想鋪床用品。

簸箕匠

簸箕是竹蔑或柳條編成的器具,三面有邊沿,一面敞口。貴德的簸箕匠是用柳條編製簸箕,要將砍拾的幼嫩柳條皮子剝凈,才能用來編製,柳條皮子夏天很容易剝,只要用手一撕,就會剝個凈光。可冬天的柳條皮不好剝,需要先將柳條放到鍋中煮后,才能將柳條皮剝凈。冬天編製簸箕也不容易,院子里很冷,房裡取暖條件也不夠,剝了皮的柳條容易干不好編製,只好到窯里去編製。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