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9月19日讯】【导读】《欧阳海之歌》是上个世纪五六是年代非常流行的一本书。然而作家金敬迈晚年却很内疚地说“写《欧阳海之歌》的时候,我正睡着。现在,我醒了。”这是为什么呢?
《欧阳海之歌》的由来
一九六三年,广州军区作家金敬迈下部队体验生活,听说一四零师出了个“大事故”:一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名叫欧阳海的战士被火车撞死了,连累整个连队评不上“四好”。出于好奇,金敬迈去了欧阳海生前所在的部队,作了六天的采访。金敬迈用二十八天写下近三十万字的小说初稿;后来遵照高层的指示,不断删改,终于一九六五年十月出版《欧阳海之歌》。
小说梗概如下:欧阳海生于湖南一贫苦农民家庭,幼时乞讨,卖炭为生。 “解放后”,梦想当兵。一九五八年应征入伍,加入共青团,立下三等功。一年后, 提升为班长,只几个月带班成为的战术标兵班,第二次立下三等功。一九六零年,加入共产党。连年立功受奖,被树为各种标兵,誉满全团。一九六三年十一月,连队出发野营训练,欧阳海随炮兵连进入峡谷。恰遇火车开来,让炮兵连一匹背负钢铁炮架的马受惊,蹿上铁道,死活不动。眼看就要闯下大祸,欧阳海以异常的敏捷冲上铁轨,使尽全力把吓呆的牲口推出轨道,自身被火车辗压。列车安然,滑行三百米后停了下来,欧阳海被送衡山医院后不治而死。
作者笔下的欧阳海是成百个战士的结合体,而真实的欧阳海却不是小说中的英雄。他很调皮,经常顶撞那个被战士们瞧不起的“鸡肠小肚”的连指导员⋯⋯这些情节都被删掉,高层指示说:欧阳海不能反他的指导员。指导员是“党的化身”,不能有品质上的问题。然后增补许多如“活学活用”毛语录之类,大多数是无中生有的。主要情节也是假的。欧阳海是利用休息日赶着部队的马车外出做私事,为怕被处分才拚命要将马赶出铁道。金敬迈“醒”来后说:说是马受惊了,跑到轨道上去了。用得着你推吗?火车来了马自然就跑开了。结果火车一来,马还是跑了,人哪有马快啊,就给压死了。正因为欧阳海犯了纪律,他的连队才评不上“四好”。
《欧阳海之歌》当时被看得那么重,只是由于当时正在“全国学解放军”,被政治家大大利用了,就被当成追寻毛的文艺思想:深入生活,改变立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按照高层指示,才将欧阳海扭曲捏造成一个新的“红色经典”。
作者的觉醒
《欧阳海之歌》发行量直逼三千万,创下中国小说发行量的最高记录。金敬迈获得稿费二千三百四十元,这在当年是不小的一笔钱。他到处作报告,受到江青的赏识和“重用”。文革开始当上了“中央文革文艺组负责人”。五一节登上天安门城楼,以“解放军负责人”的身份,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全国作协、剧协、美协、影协、舞协等等,连体委都归他管,官比“文化部长”还大。金敬迈毕竟不是一个善于巴结的人,因一系列“不听话的举动”开罪了江青,他在“中央文革”的位置上只风光了一百二十三天便“完蛋”,被弄进秦城监狱单独监禁,一关就是七年多。大罪有两条:一是整江青的材料;二是企图绑架毛主席。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在当时简直是“死有余辜”啊。
一九七六年毛泽东终于下地狱,去见他的“列祖斯宗”,金敬迈才得以走出秦城,换了江青进去。铁窗滋味如何?关在他旁边牢房里的人,大概有一半都疯了。金敬迈没有疯,是因为他拚命要求看书——他把《马恩全集》、《列宁全集》和《毛泽东选集》至少通读了三四遍。漫长的监禁使他“明白了很多道理,看清了很多人。”从而发现自己多少年来思想上的困苦烦恼和疑惑,皆因有人在装神弄鬼,轻信了他们。金敬迈说,“我也曾真诚地参加了造神造鬼的行列,而且不遗余力,声嘶力竭。”“我生不逢时,我已经76岁了,再活10年20年,总得死吧。死不可怕,但我总想看到承认事实,总是弄虚作假下去,我们怎么对得起子孙?”最后他说:“写《欧阳海之歌》的时候,我正睡着。现在,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