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7月18日讯】男:香港知名的实力派演员黄秋生,近年来对公共话题也积极参与。比如去年,他高调支持香港民众反对被称作“洗脑课”的中共国教科。
女:今年64期间,他又在微博发文悼念,不过却领教了大陆网络监管的“河蟹横行”。愤慨之下他决定退出微博,不过被网民真诚的挽留。
男:近日,他的一片微博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黄秋生炮轰简体字,并感叹华夏文明已死。来看一看具体怎么回事儿。
黄秋生日前在新浪微博发表文章说:“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唉,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
这篇微博引发的有关“简体字、繁体字”的论战,至今已经持续了几天。不少民众都在讨论,汉字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中国问题专家文昭:“造字体现了古人非常辩证的宇宙观。比如说“上日下月”为“易”。“易”字有三种意思。
一是“简易”,二是“变易”,三是“不易”。首先为什么取像“日、月”两个字?因为日月这两个最主要的天体,随时处于变易之中。
第二是“简易”:宇宙这种很复杂的道理,通过日月这两种直观的物像就能够理解,就能够领悟。
第三是“不易”,就是宇宙变易的道理,是亘古不易的,cut begin— 就像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不会从西边出来。–cut end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构字,就说明这三重复杂的道理。”
汉字,是迄今为止,人类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目前,香港、澳门以及台湾都使用正体汉字,而中国大陆则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将正体字进行“截肢手术”,变成简体字。
正体“爱”–进行手术,心不见了,变成简体“爱”。
前进的进字,正体“进”,前进应该越走越好,渐入佳境。变简体:进,走着走着掉到井里了!
台北经文处教育组刘庆仁主任:“简体字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会有所阻碍。因为我们以前的古籍、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这一类,都是用正体字在书写。”
一篇微博,引发两岸三地关于文化的热议。虽然目前,黄秋生已经将这篇文章删除,但简繁之争还在继续。有网民留言说,“繁体字再繁,历史却证明繁体字给华夏创造了璀璨文明。简体字再简,事实也同样证明了49年后无大师。”
在黄秋生的微博引发的简繁体论战中,一个普遍被接纳的观点是,简体字或繁体字,是华夏文明传承的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是否尊重。
新唐人记者林澜、宋升桦采访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