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6月14日讯】(新唐人记者凯欣综合报导)上个月,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发生了一场大火,由于正逢中共中央第一巡视组进驻中储粮不久,因此,大火让外界感到蹊跷。近日,大陆媒体报导说,中储粮“蓄水池”不仅存有安全隐忧,更是灰色地带,粮库主任可以动辄贪腐千万资金。中储粮大火又一内幕被曝光。
5月31日,位于中储粮所属黑龙江林甸直属库便发生了一场大火,烧出了这家巨型央企的种种问题。
网易新闻网报导,这场火灾让中储粮遭受重大损失,从官方先称损失过亿到后来改口直接经济损失307万元,凸显出中国部分粮食品种庞大的收储规模与存储安全的矛盾。
报导说,中储粮的官商双重身份,注定它不止于扮演中国粮食“蓄水池”的角色,追逐经济效益这个特性,也越来越显现出来。
中储粮内部硕鼠频出
在中储粮以外的粮库工作者眼中,中储粮才是粮食系统里真正的肥缺,他们是政策补贴的最大受益者,又能凭借垄断优势占领市场资源。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的研究表明,中储粮2005年到2006年的托市粮的“购与销”环节核算,仅盈利2.7亿元。然而同期中央财政还提供了158亿元的财政补贴,其中粮食保管费用72亿元,贷款利息补贴86亿元。
中储粮的粮食保管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钱,在地方粮库的人看来,这就是中储粮稳赚不赔的又一砝码。
河南省一位市级粮库的主任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储粮在河南省随便一个直属库,每年仅保管费都是千万元以上。”。直接的政策补贴让中储粮的钱来得太容易,所以才有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的腐败窝案。
河南分公司腐败窝案
自2010年以来,中储粮许昌直属库及其襄城分库、安阳直属库滑县分库、河南周口直属粮库相继发生多起贪污腐败案件。
中储粮河南周口直属库主任乔建军携款潜逃后,直到2011年12月份,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李长轩被中纪委“双规”,中储粮河南分公司腐败窝案才告一段落。
由于中储粮属国资委直管,其各个直属库基本免于纪检、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的外部直接监管,整个中储粮系统来自外界的监管显得十分有限。
这些粮库的库主任,动辄贪腐过千万元,其涉案金额丝毫不逊于官员的贪腐数额。
审计署公告中储粮存在诸多问题
国家审计署曾发布公告,该公告是对中储粮本部及所属14家分(子)公司审计后得出,涉及资产量占中储粮资产总额的50%以上。
公告显示,从2007-2011年,中储粮20家所属单位存在未及时确认轮换费用补贴收入、未全额确认轮换损耗、未足额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问题,5年间合计造成少计收入11072.32万元。其中少计成本费用17404.57万元、多计成本费用1963.82万元,导致多计利润 4368.43万元,仅2011年就多计利润8209.84万元。
审计公告认为,中储粮除了财务问题外,在执行国家政策、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和内部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公告还显示,仅2011年,中储粮总公司财务部未经内部审批,在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等13家商业银行开立定期存单,累计资金84.4亿元。
外界认为,屡屡发生的粮库贪腐案件,足以表明中储粮这个巨无霸,在资金运转方面存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