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5月12日讯】在中国的鄂西地区,泛指湖北西部,包括宜昌等地。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土家族。而土家族的居住建筑吊脚楼着实体现了土家人民智慧结晶。
土家人大多居住在山区,现在的住房仍不失其遗风特色。吊脚楼一般傍山而建,房前屋后,竹林笆蕉簇拥。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栏。古香古色,仔细看来回味悠远。别于现代都市钢筋水泥,棱角分明,冷酷的感觉。
土家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因地势而建,对高坎地势,则要立柱或筑墙,才能与正屋跑平合檐,故称“吊脚楼”。
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差瓦,只许盖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归流”后才兴盖瓦。
吊脚楼其独特之处是前低后高,侧面有走廊,后有阳台,俗称“走马转角楼”。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
上下两层或叁层的吊脚楼,下层关畜、上层住人(或放物),具有通风防潮、防毒蛇猛兽等优点。而屋顶有盖泥瓦的(覆瓦),也有盖茅草和石板的,各有所喜,亦各有其说,盖泥瓦的人家会说:“黄土上了屋,家人都幸福”;盖茅草的人家会说:“茅草屋里腊肉香”;盖石板的人家会说:“石板底下有福享”。这都体现了土家人的乐观、风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土家族爱群居,但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篁,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屋,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吊脚楼的由来
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那时鄂西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随处可见。土家人们先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
后来一位土家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传到了更多人的耳中,他们都按照这个办法搭建起了“空中住房”。后来,这种“空中住房”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吊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