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3月26日讯】宁波高新区梅墟街道上王村的一户家庭,先是公公与婆婆离婚,儿子与儿媳离婚。几天后,公公又娶了儿媳。为的就是把儿媳与孙女的户口迁入本村,多分取上百万的拆迁款。然而,假结婚还是没能迁成户口。这家人希望落空之余,将高新区公安分局告上法庭,称对方行政不作为。(消息来源《钱江晚报》)
这两天,一个“公公与儿媳结婚”的闹剧,把网路搅得是好不热闹,先是公公与婆婆离婚,接着是儿子与儿媳离婚,几天后,又是公公娶儿媳,这看似荒唐的闹剧,最近在宁波一户家庭真实上演,在让人目瞪口呆的同时,也引得舆论一片哗然。究竟这位公公“图谋不轨”而“挖空心思”娶儿媳,还是以“政策逼我这么做”为借口,玩“下有对策”的游戏。看来,一家上下两代为了房屋动迁的赔偿,玩起“离婚又结婚”的闹剧,并非是我们想像的那样龌龊,背后暴露的问题也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
老实说,至于“公公娶媳妇”所引起的社会伦理道德讨论,笔者在网上看到一些舆论的指责,矛头多是指向这位做公公的老人,这有失偏颇,毕竟这处闹剧的上演,要看其发生的背景。笔者不想挥舞伦理的大棒横加指责,也不想站在法律的高度来说这个问题,毕竟法律没有规定公公不能与儿媳结婚。只是想说,如若政府“改革红利”能保障公民“老有所养,人有所居”,我想,大概没有谁会去演绎这样的闹剧!因此,笔者觉得,老人一句“政策逼我这么做”怕是说出了他真实的想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最大的能耐就是“上有政策”而“下有对策”,这一点,可以说在各个行业都有发生。不说别的,就拿国家规定的“三公消费”来说,可到了下面就会走样,一些不自觉的官员是“该吃照吃、该用照用、该玩照玩。”这难道不是“下有对策”的体现?还有,比如那些“房爷、房姐”成为“户多多”的怪相,难道不是“下有对策”的写照?再比如,最近的国五条限购令,没有刹住房价,反而让那么多的夫妻“闹离婚”,又该如何解释?由此,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公公娶儿媳”的闹剧,怕是“改革红利”分配不公所致!
笔者为何这么说?我想,大家应该明白,“公公娶儿媳”难道这位老人不知道这样做有违道德伦理,难道这个家庭不知道这样做会在社会上抬不起头?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今在拆迁的问题上,一些地方之所以会屡屡出现假离婚现象,拆迁政策制定者最该反思。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改革红利”分配的不公,而拆迁一夜爆富的案例又很多,于是让不少人心理有了“打歪主意能带来财富”的幻想,这能怪他们吗?政策设计留有这样的漏洞,我为何不“钻钻”呢?是谁导演了“公公娶儿媳”的闹剧?好像就不言自明!
由此,在这场闹剧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现有一些政策的设计漏洞,导致它成了某些人获得非法利益的工具,就不能不从政策的自身找原因了。如今“公公娶儿媳” 这种闹剧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对于今后一些政策的实施而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完善补缺方案,使之更好地维护百姓的自身利益,做到公平、合理。要知道,出现问题并不可怕,怕只怕一旦出现问题总只找别人的错,而让其发展成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怕只怕一些握有公权力的人在私底下分掉了“改革红利”!不是吗?
文章来源:网易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