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职教育成功 为国力扎根

【新唐人2013年03月10日讯】体检技职专题(中央社记者林琳柏林特稿)德国技职教育的成功,一向是许多国家取经效法的对象,但可能会让台湾企业惊讶的是,德国企业在技职教育体系扮演重要角色,德国技职教育所有成本,2/3是由企业负担。

根据德国联邦技职教育及训练研究所(BIBB)最近公布的资料显示,2011年全德各地有57万多名实习生完成技职训练,新加入“双轨制”训练的实习生近54万人。

旅欧多年且非常熟悉德国教育界、企业界和研究机构之间互动关系的工业技术研究院欧洲办事处驻外代表谢良翰表示,德国的“双轨制”(Dual System)有几个“利害关系人”(stakeholders),包括了产业、教育和人才,另外还涉及社会、经济、生活、政策、人口结构、全球化的趋势及人口流动等因素。

中欧地区的技职教育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古世纪。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工,铁工、木工和建筑业等不同的工艺行业与学校合作,由学校提供他们的学徒通识教育和专业的理论教学,学徒们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运用在实习工作中。这就是“双轨制”的起源。

谢良翰根据他多年的观察指出,德国的技职教育有数百年的传统,“双轨制”是源自12世纪、13世纪中欧地区就有的学徒制。德国“双轨制”并非学校或是官方规定应如何做,而是产业觉得学徒也必须接受现代化国民需要的通识教育,所以,要求学校提供通识教育。企业让学生在实习中训练专业,通识教育则是由学校办理。

除了兼顾理论与实习,“双轨制”更深一层的意义是,让选择当学徒的人,有一天也可以改走学术的路线。通识教育让技职学生也可以容易地进入另一个体系。

“双轨制”也反映了德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一方面兼顾到技职学生的社会价值,谢良翰认为,这个制度同时也可很有弹性地让企业来参与规划训练的内容。

当然,企业必须具备眼光,更要投下可观金额。统计显示,德国每名实习生在学校和企业接受技职训练的教育成本估计1年高达1万5300欧元。企业愿意在培养储备人力方面注入钜资,因为高素质的人力是永续经营的必要条件。

瑞奇格(Florian Raitzig)是莱比锡第7职校资讯科3年级学生。他说,学校安排他们在学校上课两周后,到公司实习4周。每天上课时间是6到8小时。班上同学大都在以莱比锡为中心70公里方圆之内的企业实习。他是萨克森邦议会办公室的实习生,同班同学有人在德意志电信集团实习,或是周边地区大大小小的企业。

莱比锡第7职校(Berufliches Schulzentrum 7 der Stadt Leipzig)教授电机、电工和资讯科目为主的教师齐格勒(Olaf Ziegler)表示,第7职校学生都必须和某个企业或是机构签有接受职训实习生合约。学校接受委托提供这些实习生理论课程。

2年级生冯克(Florian Funk)的感受也很深,他说,技职学校提供很多发展的可能性。“双轨制”技职教育的修业时间是3年,学业结束必须参加国家考试。通过考试之后,也可以留在实习的公司工作,修习电力系统和资讯科技的学生是工厂、医院、服务业都需要的人才。

推动技职教育,台湾很难移植德国的模式,谢良翰坦承,从产业结构来看,德国产业结构是“逐渐改善型”(incremental improvement),犹如一个大航空母舰。大企业都有50年以上,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有恒定的基础,可以毫不考虑地去训练人才;当然,德国的终生雇用制,企业不能随便开革员工,企业员工的工作权是受到国家保护的。

相形之下,台湾的企业多半很年轻,通常10年到20年间就换一轮。培训员工的永续经营理念比较难落实。

其实,因应全球化及创新经济的趋势,谢良翰指出,德国的“双轨制”教育也不断在检讨改进,技职教育强调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产业、学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

重要的观念在于,德国的科技大学和工业大学不再只是训练技术,而是教育学生能在变动非常快的产业环境下有能力创造新的产业。创新比技术重要,因为技术可以被创新改变。

如何借镜德国经验呢?谢良翰表示,台湾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自我学习和自我改造的能力很强。世界在变化中,台湾的职场也在改变。在变化的社会,年轻的一代应有体认:自己必须有创新、找出路,另一方面,募才、育才、用才和留才是企业的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