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教育成功 為國力紮根

【新唐人2013年03月10日訊】體檢技職專題(中央社記者林琳柏林特稿)德國技職教育的成功,一向是許多國家取經效法的對象,但可能會讓台灣企業驚訝的是,德國企業在技職教育體系扮演重要角色,德國技職教育所有成本,2/3是由企業負擔。

根據德國聯邦技職教育及訓練研究所(BIBB)最近公布的資料顯示,2011年全德各地有57萬多名實習生完成技職訓練,新加入「雙軌制」訓練的實習生近54萬人。

旅歐多年且非常熟悉德國教育界、企業界和研究機構之間互動關係的工業技術研究院歐洲辦事處駐外代表謝良翰表示,德國的「雙軌制」(Dual System)有幾個「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包括了產業、教育和人才,另外還涉及社會、經濟、生活、政策、人口結構、全球化的趨勢及人口流動等因素。

中歐地區的技職教育傳統可以追溯到中古世紀。為了培養高素質的技工,鐵工、木工和建築業等不同的工藝行業與學校合作,由學校提供他們的學徒通識教育和專業的理論教學,學徒們把在學校學到的理論運用在實習工作中。這就是「雙軌制」的起源。

謝良翰根據他多年的觀察指出,德國的技職教育有數百年的傳統,「雙軌制」是源自12世紀、13世紀中歐地區就有的學徒制。德國「雙軌制」並非學校或是官方規定應如何做,而是產業覺得學徒也必須接受現代化國民需要的通識教育,所以,要求學校提供通識教育。企業讓學生在實習中訓練專業,通識教育則是由學校辦理。

除了兼顧理論與實習,「雙軌制」更深一層的意義是,讓選擇當學徒的人,有一天也可以改走學術的路線。通識教育讓技職學生也可以容易地進入另一個體系。

「雙軌制」也反映了德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精神,一方面兼顧到技職學生的社會價值,謝良翰認為,這個制度同時也可很有彈性地讓企業來參與規劃訓練的內容。

當然,企業必須具備眼光,更要投下可觀金額。統計顯示,德國每名實習生在學校和企業接受技職訓練的教育成本估計1年高達1萬5300歐元。企業願意在培養儲備人力方面注入鉅資,因為高素質的人力是永續經營的必要條件。

瑞奇格(Florian Raitzig)是萊比錫第7職校資訊科3年級學生。他說,學校安排他們在學校上課兩週後,到公司實習4週。每天上課時間是6到8小時。班上同學大都在以萊比錫為中心70公里方圓之內的企業實習。他是薩克森邦議會辦公室的實習生,同班同學有人在德意志電信集團實習,或是週邊地區大大小小的企業。

萊比錫第7職校(Berufliches Schulzentrum 7 der Stadt Leipzig)教授電機、電工和資訊科目為主的教師齊格勒(Olaf Ziegler)表示,第7職校學生都必須和某個企業或是機構簽有接受職訓實習生合約。學校接受委託提供這些實習生理論課程。

2年級生馮克(Florian Funk)的感受也很深,他說,技職學校提供很多發展的可能性。「雙軌制」技職教育的修業時間是3年,學業結束必須參加國家考試。通過考試之後,也可以留在實習的公司工作,修習電力系統和資訊科技的學生是工廠、醫院、服務業都需要的人才。

推動技職教育,台灣很難移植德國的模式,謝良翰坦承,從產業結構來看,德國產業結構是「逐漸改善型」(incremental improvement),猶如一個大航空母艦。大企業都有50年以上,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有恆定的基礎,可以毫不考慮地去訓練人才;當然,德國的終生雇用制,企業不能隨便開革員工,企業員工的工作權是受到國家保護的。

相形之下,台灣的企業多半很年輕,通常10年到20年間就換一輪。培訓員工的永續經營理念比較難落實。

其實,因應全球化及創新經濟的趨勢,謝良翰指出,德國的「雙軌制」教育也不斷在檢討改進,技職教育強調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產業、學校與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

重要的觀念在於,德國的科技大學和工業大學不再只是訓練技術,而是教育學生能在變動非常快的產業環境下有能力創造新的產業。創新比技術重要,因為技術可以被創新改變。

如何借鏡德國經驗呢?謝良翰表示,台灣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自我學習和自我改造的能力很強。世界在變化中,台灣的職場也在改變。在變化的社會,年輕的一代應有體認:自己必須有創新、找出路,另一方面,募才、育才、用才和留才是企業的責任。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