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3月1日讯】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曾为时人所重,后世的袍服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袍服式样历代有变制:汉代深衣制袍,唐代圆领襇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宽身长袍。
到了清代,有两种基本服装,一种是上下连属的袍,另一种是上下分裁的衫袄,满族人穿的便是上下连属的袍,因为满族分为八色军旗,分管着八部军民,通称“八旗”,也被称为“旗下人”,简称为“旗人”,于是他们穿着的衣服也就被人们顺带着叫做“旗袍”,即旗人所着之袍的意思。
入关之前,满族妇女生活十分简朴,所穿的旗袍非常朴素简洁,色调也比较素雅,不重装饰。入关后满族妇女所穿旗袍的装饰逐渐变得繁复起来,原本用来保护领口、袖口及下摆免受破损的素色衣缘逐渐被绣上纹饰,变成了道道镶嵌,并逐渐以多镶为美。从开始的三镶三滚、五镶五滚发展到“十八镶滚”,极尽奢华。满族女子穿着旗袍,一般都喜欢再套一件绣花的坎肩,围以一条领巾,再配上醒目的“耷拉翅”,并以“花盆鞋”限制穿着者的行走姿态,显现出妇女的妩媚和婀娜,形成了非常美的旗装打扮。
清初,统治者曾强迫汉人改装易服穿旗袍,遭到不少汉族人反对,曾有无数的汉人因此人头落地。为此清政府不得不接受了汉人的建议,其结果为汉族男人穿长袍马褂,汉族女子保留上衫下裙,为汉族女子留下了传统的罗裙,使得汉族女子可以继续穿着显示本民族气节的上袄下裙。因此从清前期到中期,旗女着装与汉女着装一直保持着泾渭分明的界限。实际上旗袍在爱新觉罗氏当政的近300年中,只有旗人女子所穿。
民国初的十余年间,在民间,旗袍遭到了人们的冷落,旗女不敢穿,而汉女则不屑穿。此时人们的衣着观念、生活方式都处于新旧更替的转折期,在更替、转折和革命的洗礼中,旗袍也在默默的几乎不受人注意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镶滚比以前简练的多,不再以装饰体现身份和地位,而更追求自然的效果,整体显得越来越素净。在大力简化中开始注重体现女子的曲线美,尽管并不明显,但删去繁复的装饰本身即意味着本来面目的出现,可以说,此时的旗袍已经向时装化迈出了第一步。
上个世纪20年代中叶,在当时公认的服饰时尚中心的上海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服饰,长至脚面的马甲。马甲宽松,四周作滚边,时髦女子一般将它罩在到大袖的短袄的外面,从而取代了长裙的地位。这便是现代旗袍的前身。
进入二十世纪30年代,旗袍明显的在朝苗条型过渡,先是袖子趋向于贴身,然后整体款式向突出女子曲线美的苗条型发展。30年代的欧美服装流行趋向是收腰和女性化,受其影响,旗袍也变得长而紧身,以前女学生式的倒大袖和平直的腰身终于不见了。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于30年代,30年代是属于旗袍的黄金时代。
从40年代开始,旗袍经历了从辉煌到没落的时期。“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1964年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出访印尼,他的夫人王光美穿一身米黄带有黑色花边的旗袍,因此王光美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旗袍走向了沉寂。60年代,旗袍和其他装饰品一起在中国大陆上销声匿迹了。
直到80年代初,旗袍才再度露面,并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但此时的旗袍在很大意义上已经成了中国女子在正规隆重场合穿着的礼服,一种怀旧的寄托。衣着的点缀,不复30、40年代华美的盛况了。
旗袍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作为民族时装,旗袍永不过时。
新唐人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