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新唐人2013年1月11日讯】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商人,被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范蠡出身于楚国。他虽然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范蠡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与文种一起投奔越国。

当时越王勾践处于穷途末路之际,吴王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决战, 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劝勾践“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

范蠡临危受命,被拜为上大夫后,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为了实施灭吴战略,范蠡亲自跋山涉水,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奇女子西施,并命越国乐师教西施歌舞仪态。在这一过程中,范蠡与西施产生了感情。但为了越国的复国大计,他们都只能把自己的情感深埋心底。经过三年的训练后,西施已经精通琴棋书画而且能歌善舞,范蠡忍着心痛,把风华绝代的西施进献给吴王,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献身吴王,与范蠡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悲情传奇。

越复国功成之后,范蠡作为功臣被勾践封为上将军。其后,范蠡很快觉察到了勾践对功臣的猜忌之心,决心功成身退。他毅然放弃在越国的荣华富贵,只装轻珠宝玉,悄然逃离越国,归隐江湖,与西施浪迹天涯,泛舟五湖,做了神仙眷侣。《越绝书》有记载说:“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这是一聚一散)

范蠡临行前,也曾留一信给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但文种不信,没有离开越国,只是称病不朝,却最终未能逃脱被勾践赐剑,而死于越王剑下的结局。

其后范蠡带领家人和门徒来到齐国海边定居。他们在那里垦荒耕作,兼营经商,没有几年时间,范蠡就积累了数千万的家产。范蠡的贤明能干受到齐王赏识,齐王欲拜他为相国。此时,深知伴君如伴虎,仕宦之途凶险丛生的范蠡自叹道:“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范蠡把家产大部分都分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居,只带部分资金秘密离去。(这是二聚二散)

范蠡带领儿子、家人离开齐国后来到陶地居住,并改名换姓,自称“陶朱公”。

陶地的地理位置正好居于“天下之中”,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实为经商贸易的要道。范蠡秉持着“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商之道,掌握时机,顺应时局,努力经营。没过几年,陶朱公又声名在外,成为家财万贯、儿孙满堂的巨富(这是三聚)。

一年,陶朱公的次子因杀人而被囚禁在楚国。陶朱公说:“杀人偿命是天理,他既然犯法,就应该接受制裁。”但夫人苦苦哀求陶朱公一定要救自己的儿子,陶朱公也不忍心看自己的儿子死于大庭广众之下,于是就让小儿子带上一牛车的黄金,前往楚国找自己当年的老朋友,现今的楚国元老庄生帮忙救人(这是三散)。

陶朱公的长子认为家中小弟只懂得吃喝玩乐、不谙世事,恐怕难当救人重责。于是长子坚决请命,要亲自去楚国救弟弟的性命,陶朱公却坚决不同意。

长子说:“家有长子,今弟有罪,不派我去,而让少弟去,是我不成器”。他自觉不被父亲所信任,气氛之下欲自杀以明志。夫人连忙劝说道:“派少子去,未必能救次子,而先失去长子,怎么可以这样?”陶朱公不得已派长子前往楚国救人,临行前特意叮嘱长子说:“到楚国后就进献千金给庄生,听任他从事,千万别与他争。”长子带上父亲交托的一牛车黄金出发时,还暗中带上了自己的数百金私房钱。

陶朱公长子来到楚国后,把父亲写的信和重金交给庄生。临别时,庄生告诫说:“你赶快离开,千万别停留,等你弟弟出来后,别问是怎么回事。”长子却没有听从庄生的话而私自留下,并把自己的数百金私房钱,分送给其他的自认为能帮上忙的楚国贵人,托他们帮忙打听消息。
  
庄生家很贫穷,但他以廉直闻名于国内,自楚王以下人民都像对待老师那样尊敬他。作为信义之人,庄生对于朱公进献的黄金,并无意接受,而打算在事情办成后再还给他。而陶朱公长子并不知其意。
   
庄生随即入见楚王,禀告说:“我观察到天上有某星停留在某个位置,表明楚国会有灾害。” 楚王平素信任庄生,向他了解解决之道。庄生回答说:“只有德行可以消除。” 楚王决定以赦免罪犯来消除灾害。

楚国贵人得到消息后连忙给朱公长子报信。陶朱公长子想,既然弟弟可以获得赦免,千金送庄生,不是白白浪费了吗?于是就又重返庄生家。庄生惊讶地问:“你怎么还没走?”陶朱公长子回答说:“我听说楚王要大赦,我弟弟的死罪可免了,如今我特来告知辞行的。” 庄生明白了他的想法,就说,你前天送来的金子就在房内,你自己进去取回金子吧。陶朱公长子带走了金子,独自欢庆。
  
庄生觉得陶朱公长子的行为是对自己的侮辱,于是再次入见楚王说:“您想以德行消除灾难,可我听见路人都说陶的富人朱公之子因杀人囚禁在楚国,他家人用重金贿赂王左右之人,因而王不是因体恤楚国而行赦免,是为了陶朱公之子。” 楚王大怒说:“寡人虽不德,怎么会因为是陶朱公之子就特别照顾?”于是下令先杀掉朱公之子,次日再下特赦令。
   
最终,长子只能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到家。陶朱公叹道:“我早就知道他弟弟会被杀,不是他不爱他弟弟,是有所不能忍呢!他从小与我在一起,见到我的困苦,为生的艰难,不忍舍弃钱财。而少弟生在家道富裕之时,坐乘完备,并不知财富的来源,因而很易弃财,不会吝惜。我先前决定派少弟去,就是因为他能舍弃钱财,而长子不能。次子被杀是情理中的事,无足悲哀,我日夜在等他的丧讯传来。”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