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31日讯】(中央社记者徐梅玉约翰尼斯堡特稿)1931年,一群居住在南非的华籍热血青年,四处觅地、筹款,希望受到歧视的华人子弟,依然拥有受教育的机会。
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秉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私立“斐京华侨公学”(Pretoria Chinese School)1934年终于在首都普勒托利亚(Pretoria)成立,让华人子弟能有个安心上学的环境。
今年63岁的校长何兆昌表示,早期的南非华人只能勉强获得印度人开办的学校入学许可。日后南非政府虽稍稍放宽政策,但华人入学校仍需额外申请。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深深刺伤华人的自尊。
斐京华侨公学成立初期,只招收华人学生授以华文课程,期待子孙不忘本,接触丰富多元的中华文化。学校同时也聘请白人老师教导南非本地课程。
1993年,学校开始对各色人种开放。现有幼儿大班到高三,学生人数也由当年的42人增至目前的440人。但无论何种肤色的学生,都必须接受每周2.5小时的中文必修课程,且必须及格才可毕业。
这种特殊又严格的华文教学,非华人学生与家长都欣然同意。
斐京华侨公学目前是全非洲第1、也是唯一将中文纳入正式教学的学校,这份排除万难只为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令人钦佩。
除教授中文外,也有才艺班,让学生接触剑术、太极、民族舞蹈等多项中国传统艺术。
学校现有4名专任中文老师,全部来自台湾,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补贴部分教员薪资。
耳中传来幼儿园不同肤色小朋友大声唱着“恭喜!恭喜!恭喜你呀!”的新年歌,不由得对这几位诲人不倦的老师肃然起敬。她们愿意牺牲青春岁月,在异乡为不同族群散播华文种子,默默奉献,乐在其中。
最令人赞叹的是,学校78年来始终坚持一份对中华民国的深厚感情。校徽不但有着国旗的红色、蓝色与国徽,还有着“亲爱勤诚”4个字,让人感动莫名。而且不论物换星移,学校始终坚持教导正体字与注音符号,并以侨委会的教课书为教材。
走进校门,中西合璧的校舍矗立在青草碧绿的校园里,环境清幽雅致,学生活泼可爱,处处显露校方的用心。
然而,何兆昌却语重心长地表示,他已计划退休,无法觅得合适接班人。虽然南非本地人对经办公学兴趣盎然,但校方担心他们会删除中文课程,全然抹煞维护中华文化传统的创校初衷。
此外,随着物价日益高涨,经费来源有限,办学愈加艰难。中国大陆一直释出善意愿支援财务进而接手校务,但校方却坚持与中华民国保持关系,以示正统,只是不确定这份坚持还能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