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11日讯】(中央社纽约11日综合外电报导)有关“黑金”巧克力的研究千奇百怪,但最新发布在世界一流期刊的研究确实前所未闻。这份研究指出,一国巧克力摄取量越高,按人均计算的诺贝尔得主也越多。
根据这份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报告,研究主笔梅瑟里(Franz Messerli)的资料分析,瑞士人巧克力摄取量最高,接着是瑞典人与丹麦人,美国则在排行榜中段。而一国必须每年摄取1亿2500万公斤的巧克力,才会诞生1位诺贝尔得主。
纽约圣路加-罗斯福医院(St. Luke’s-RooseveltHospital)高血压计划负责人梅瑟里表示:“瑞士民众,包括男人、女人和小孩,每年平均吃120条重85公克的巧克力棒。这个份量真的很惊人。”
梅瑟里的研究构想,是因为读到研究指出,可可与葡萄酒中的抗氧化物类黄酮(flavonoids)与认知测验高成绩有关。
他之后开始分析23国巧克力摄取的资料,并与维基百科(Wikipedia)的人均诺贝尔得主国家排名对比。
“我在加德满都的饭店房间开始分析,因为那时没事做。结果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各国在图表上的排序相当漂亮,也就是巧克力摄取高低与诺贝尔得主人数有关。”
这不是第1次有科学家发现似乎不太合乎逻辑的研究结果。曾有研究指出,欧洲国家送子鸟数量与生育率有关;另有研究显示男性自杀率和太阳黑子有关。
另一个可能性是,巧克力摄取量与诺贝尔得主数量真的相关,不过这个关联并无意义。
200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物理学家柯内尔(Eric Cornell)说:“一国巧克力摄取量与国家富裕程度有关;而高品质科学研究也与国家富裕程度相关。”
“因此,以此类推,巧克力摄取量会与高品质研究有关。但中间没有因果关系。”(译者:中央社萧倩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