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1月9日讯】中国的刺绣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据《尚书》记载: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宋代以后崇尚刺绣服装,后来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
史传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那就是说,古代原始人类早懂得用色彩来美化自己。开始时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再进一步刺在身上,称“文身”;后来就画在衣服上,再发展成绣在服装上。
《礼记·月令篇》说“文绣有恒”,据注释“文,是指画,古代祭祀的礼服上衣是画的,下裳是绣的”。
目前能看到的刺绣实物最早的当然要数荆州战国楚墓出土的“龙凤虎纹绣罗”了。这是一幅罗地上用锁绣法表现的作品,保存完好。另外还有同墓出土的龙凤纹绣绢、湖南长沙烈士公园出土楚国刺绣,也保存得很完好,这是认识古代刺绣的最好资料。
中国的刺绣工艺几乎遍于全国,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各具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我们在这里为您介绍湘绣。
湘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湘绣是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广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属中国四大民间刺绣之一。
湘绣特点
湘绣材料由布料和绣线结合而成。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湘绣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在湘绣中,无论平绣、织绣、网绣、结绣、打子绣、剪绒绣、立体绣、双面绣、乱针绣等等,都注重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质,即使一鳞一爪、一瓣一叶之微也一丝不苟。湘绣著名老艺人余振辉发明和完善了毛针法,使湘绣表现的狮、虎栩栩如生,成为中国四大名绣中独有的著名针法。
湘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质朴而优美的艺术风格。随着湘绣商品生产的发展,经过广大刺绣艺人的辛勤创造和一些优秀画家参与湘绣技艺的改革提高,把中国画的许多优良传统移植到绣品上,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各种艺术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湘绣以中国画为基础。
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一百多种颜色的绣线,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划物象外形内质的特点,绣品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70年代末,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在传统双面绣的基础上创制了双面异物绣,即正、反两面轮廓相同而形象不同的双面绣。1979年又创制了双面全异绣,即正、反两面形象、色彩、针法等完全不同的两种画面。
双面全异绣使湘绣的表现形式和技艺水平达到了惊人的高度,湘绣先后参加过日本、巴拿马、美国等地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获得优胜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双面绣国人誉为“超级绣品”,外国友人称为“魔术般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