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2月8日讯】(中央社台北8日电)参考香港、澳门经验,号称全大陆最先进的厦门“咪表(电子计时表)”,几乎名存实亡。目前,“咪表”违规通知单处理率奇低,有人停车,少人交钱,还遭当地媒体评为“水土不服”。
“咪表”一词源于香港。在大陆,可分为电子停车咪表和凭票停车咪表,作用为提示车主在占用道路停放车辆时,应有时间观念和缴费意识,减少车辆对道路占用时间和空间,提高道路通行功能。
东南网报导,厦门咪表自1998年出现;至今被欠的账单,已达数万张之多。2006年,咪表公司共发出“违规通知单”6.6万份,处理率还有53%;2007年,开单6.74万份,处理率下降到38%;2008年,开出违规单7.94万份,处理率仅为29.1%。
到了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有些咪表公司巡查员开单几乎失去积极性。一位巡查员就说,“开了也没什么用”。
“为什么咪表在香港应用得好?因为在香港停车超时,不缴费会受到高额罚款,达到一定时间不处理,车子会被政府直接拍卖。”一名去过香港的厦门市民表示。
咪表管理人员分析,咪表遭遇的尴尬,根源在于没有“法律武器”。所有政府部门相关文件中,只有一份从1999年9月1日起实施的“厦门市城市道路汽车停车临时占道收费管理的暂行规定”,规定停车若不缴费,可以锁车、拖车,车主还要支付锁车费;然而,“暂行规定”是效力最低的文件。
此外,咪表公司的“心虚”之处在于,对于停车不缴费的车辆,巡查员没有执法权,只能“贴贴单”。报导指出,这是造成厦门500多个咪表名存实亡的主因之一。
本文网址: https://www.ntdtv.com/gb/2011/12/08/a62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