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0月30日讯】一周经济回顾(451)(2011年10月30日):希腊债务减半,欧洲经济危机见曙光。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一周经济回顾节目,我是东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没有像其他发达国家那样受到严重的冲击,主要原因是北京政府迅速出台了刺激经济政策,投放了四万亿人民币,一度让经济学家把中国当作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但跟西方国家刺激经济政策不一样的地方是,西方国家主要以财政拨款的形式振兴经济,而北京是以增加银行贷款的方式,从这几年乃至未来银行坏帐的走向来看,北京政府把自己逼到了墙角。货币供应就象防洪闸,一旦打开就一泄千里,一发不可收拾。当初北京政府说银根宽松只有六个月,但实际上却持续了两年。飞驰评级公司预测,今年中国新发贷款在17万到18万亿人民币之间,相当于GDP的37%,去年和千年,新发贷款是GDP的42%。普通的经济常识是这样的,经济不好,银行就会减少贷款,因为贷出去就收不回来,变成坏帐,而北京政府却背道而驰,而且跟过去一样,绝大部分的钱用来基础建设的投资。但是,投资基础建设的回收率在迅速下降,根据飞驰的统计,2006年,增发一块钱贷款能创造0.75元GDP,到2007、2008年,增发一块钱贷款能创造0.7元GDP,到了2009年,也就是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刺激政策最高峰的时候,银行的一块钱贷款只能创造0.18元GDP,后来开始好转,但今年一块钱贷款也只能创造0.42元GDP。换句话说说,中国国有银行的大量贷款都会变成坏帐,有人可能会说,没关系,北京政府有的是钱,银行坏帐黑洞有政府填补,真是这样吗?九十年代末的时候,中国国有银行就因为巨大的坏帐黑洞面临破产,北京政府为其注资,还规定了居民存款利息,存款利息非常的低,低于通货膨胀率,保证了银行有利息赚,这等于是把老百姓的财富收刮到银行。北京政府一再强调要加强内需,财富不断从民间流向银行,怎么增加内需呢?这种状况能一直持续下去么?改变现状要么开放银行业竞争,要么开放资本流通。让银行竞争不可能,竞争就意味着提高利息,意味着更多的企业没法还债,银行坏帐负担本来就重,这岂不是雪上加霜?中共不会这么干。开放资本流通这条路呢?尽管北京政府喧嚣了好一阵,要让人民币流通到中国境外,但这也意味着居民可以把人民币存到境外银行,这怎么可能呢?中共之所以能救了银行,就是仗着资本控制,居民只能存钱在国有银行,一旦开放,国有银行存款流失,有如釜底抽薪一般,这部可能。金融危机之后大手笔的刺激政策,将成为中共的巨大的威胁,通货膨胀往往是社会不稳定的先兆,北京政府一再错失改革的时机,一而再再而三的饮鸩止渴,已经把自己逼到了墙角。这是今天的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