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7月26日讯】(新唐人记者梁珍、王文君香港报导)7月23日,曾任《深圳特区报》记者、《大逃港》作家陈秉安,从深圳专程来港参加香港书展,举办了一场讲座“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 探索50至70年代的偷渡潮与逃港故事”,亲诉当年为逃避中共迫害而引发的百万偷渡潮,期间一度感触落泪。现场还请来了三位他曾访谈过的逃港者亲临会场,亲述生死经历和逃港后的遭遇,吸引了大批读者前来捧场。
根据陈秉安掌握的资料,在目前可以查阅到的档里,从1955年开始出现逃港现象起,深圳历史上总共出现过四次大规模的逃港潮,分别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共计56万人(次);参与者来自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全国12个省、62个市(县)。
陈秉安认为逃港的真正原因:“主要是经济上的原因,也有着政治上的因素。当年大陆搞合作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经济濒临崩溃边沿,宝安一个农民一天的平均收入,大约在7角钱左右,而香港农民一天的收入,平均为70港币,两者见悬殊近100倍。当地流传的民谣唱道:‘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对面8分钱。’”
陈秉安先生讲述那段历史时,眼眶湿润,他说很多人为了到对岸吃一餐饱饭而冒死潜逃。因为即使九死一生逃来香港后被遣回,也可以吃到一餐饱饭。当时港英政府的政策是无论如何会给逃难者饱饭吃的。
曾怀着做医生和律师的理想,却被毛政策送去当农民的黄东汉先生,于1968年11月,选择了从山路到大鹏湾,游水来港这条路。
经历过在海上与死神搏斗的黄东汉平静地说:“当所有的人都拥护那个政权的时候,只有我说出了和大家相反的‘不’,并用脚投票,选择了“奔”这条路。在茫茫的大海上,只有一个意志,朝着对岸的灯光去。成功了,就可以吃饱饭,有好日子过。不成功,就是死路一条。哪怕死,也要博一博。”
逃港从1950年起,涉及农民﹑城市居民,学生﹑知识青年,工人,军人,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甚至中共干部。当时还曾发生过一个轰动的事件:1967年著名音乐家马思聪逃港。在他抵港的第二天,全港报纸和电台都报导了这一消息,从而掀起了又一轮以知识份子和知青为主体﹑长达10年的逃港浪潮。
回顾70年代前的逃港历史,陈秉安先生说:“如果没有大逃港,历史,可能还停留在深圳河边的芦苇丛中,不知要停滞多少年!从主观的愿望来看,他们只是为了生活,但是在客观上,他们确起到了推动历史前行的左右。而这些,在当年,人家冒胆用鲜血作赌注的。”
陈秉安
1948年生于湖南桂阳,1968年赴乡村插队务农,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桂阳县运输公司工人,桂阳县卷烟厂工人,《主人翁》杂志编辑,《深圳风采》杂志副主编、主任编辑,《深圳周末》主编,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报告文学《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中篇报告文学 《来自女儿国的报告》等。
《大逃港》19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 件,史称“大逃港”。深圳宝安的一个农民说过这样一句话:“‘改革开放’这4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陈秉安的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 即记录了深圳30年百万人越境香港的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