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7月11日讯】中共政府7月9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6.4%,为2008年6月以来的最高升幅。而猪肉价格在6月中旬创下新高,达到23.6元/公斤,同比上涨62%。猪肉价格再次成为推高中国CPI的主要因素。由于猪肉价格对CPI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甚至有人将CPI称作“中国猪肉指数”。《华尔街日报》为此发表评论文章,为读者解读为何猪肉价格的影响如此之大,以及什么是决定猪肉价格的涨跌的因素。
《华尔街日报》分析,CPI衡量的是一篮子商品价格的变化。这一篮子商品旨在准确反映家庭消费支出的情况。按国际标准衡量,大多数中国家庭都较为贫困,所以食物支出在家庭全部支出中所占比例较高。
而在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简单地说,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经济越富裕。反之,如果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困难。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CPI组成商品的所占权重,但大多数经济学家估计食品所占权重约为30%。
《华尔街日报》文章分析,猪肉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肉类。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研究员的分析表明,猪肉在CPI一篮子商品的食品部分所占比重约为三分之一,占整个一篮子商品的比重为10%。这使得猪肉成为所占权重最大的单一组成商品。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8年2月,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达到了23.3%的峰值,而非食品价格的峰值不到3%。同时,一种席卷生猪的疾病成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8.7%的诱因。
文章分析认为,猪肉在CPI中所占比重较大,以及相对其它组成商品其价格变动较大,解释了猪肉价格为何对中国CPI数据影响如此明显。那麽猪肉价格上涨又是什么原因呢?文章继续为我们阐述:
2008年,猪肉价格上涨被归咎于猪蓝耳病的爆发。有业内专家认为,造成猪肉紧缺的真正原因是供求变动释放出的价格信号,而当年的许多因素如今也依然在影响猪肉价格。
但文章认为,需求的增加只能部分解释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中国家庭正逐渐变得更加富裕。在收入水平较低时,财富的增加转化为饮食中猪肉需求的增加。过去两年中国货币供应量的激增也意味着,相对于增加的货币而言,猪肉供应量变少了。
文章引述业内专家透露消息指,在中国,最多有90%的生猪是由农户在自家后院进行养殖,每家每户只养少数几头猪,是一种小规模的商业运作。这些农户对猪肉价格变动极其敏感。生猪养殖中最重要的两个变量是猪肉价格(产出)和玉米价格(投入)。猪肉和玉米的价格比率达到6:1时就足以让生猪养殖户达到收支平衡。在2009年夏天猪肉价格走低时,上述比率在略高于6的水平徘徊,农户几乎没有动力养殖更多的猪。因此,母猪被拖出种猪群,遭到屠宰,当做肉猪来用。猪肉价格在过去一年半持续下跌的结果就是猪肉紧缺,价格上涨。
而据每周发布相关数据的政府部门披露,猪肉玉米价格比率从年初的6.6上升至现在的8.5。
与此同时,文章认为,如果农民离开农村到工厂打工,其所能获得的工资会更高,这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成本。也增加了养猪的成本。
文章评论道,中共政府试图控制高通胀的举措也成为猪肉价格高企谜题的最后一块拼图。在过去几个月里,中国央行一直在稳步收紧信贷,以防CPI过快上涨。业内专家说,中国的屠宰场普遍缺乏营运资金,这意味着他们几乎没有现金从农民手中收购生猪。政府削减信贷的举措意味着屠宰场的营运资金更少了。
因此,《华尔街日报》认为,一个悖论出现了,原本为了控制通胀推出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实际上降低了猪肉的供应量,导致食品价格上涨,而食品价格上涨又成了通胀加剧的近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