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1月26日讯】(中央社记者张谦香港特稿)10多年前,如果香港选手在亚运未能获得金牌,外界不会有任何感觉,因为以当时香港的体育水平,这是自然的事。
但自1998年起,港队表现进步。在当年的泰国曼谷亚运上,港队获得两面金牌。以后,港队在亚运的成续逐届上升,2004年获4金,2006年获6金,本届广州亚运举行至今夺得8金。
香港选手在亚运的表现不但逐年进步,也点燃了当局争办亚运的野心。
香港是重商城市,一向被称为文化沙漠,体育水平更是薄弱,在国际体育比赛场上,一向不被重视。在香港回归前后,港府渐察觉到这方面的问题,开始订定支持体育发展的政策。
当局支持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是要集中资源,培训菁英运动员。在这项措施下,政府给予菁英运动员直接财政资助、提供学业和就业辅导,并颁发奖金给在国际比赛上表现出色的运动员。
此外,政府也与各体育组织合作,培训有潜质的青少年运动员投身体育事业。上年度起,这方面的公帑支出达到港币1500万元。
再者,香港体育学院每年获政府1亿6千万元经常性拨款,以便培训1千名菁英运动员。
目前,体育学院正执行一项重新发展计划并获政府拨款18亿元资助。根据计划,学院将加强运动科学和医学支援,协助运动员提升比赛层次。
除了推动体育菁英化外,港府也同时推行运动普及化和盛事化。所谓的盛事化,就是举办本地性质或国际级的大型运动比赛。
也是在这样的思维下,港府于2008年协办北京奥运马术赛,又于去年举办第5届东亚运动会。
举办第5届东亚运,不但为香港赢得各方称誉,香港选手也获得26面金牌,打破过往几届只获得零星几面金牌的纪录。
尤其令港人至今津津乐道的是,在东亚运上,香港足球队以弱队姿态,奋勇击败日本队,夺得这面珍贵的金牌,牵动人心。
第5届东亚运结束后,社会上尤其是体育界,开始有人要求政府考虑申办2023年亚运。有人认为,对于申办亚运,政府表面上反应低调,但实际上却极欲举办。
事实上,亚运是一项盛事,这完全符合当局的体育政策。为此,港府于9月底起就申办亚运咨询民意,但令人沮丧的是,民意初步反应不理想,各党派包括立场亲政府的民主建港联盟都表示反对。
根据10月初的一项调查,约800名受访者中,6成半反对政府主办2023年亚运,赞成的只有一成半。民众反对的理由只有一个:花费太大,不值得。
当初政府估计,举办2023年亚运的直接成本在137亿至145亿元之间。在民意一片反对下,港府延长了咨询期,又把直接成本减至60亿元,显示出政府不到最后一刻,不会放弃。
最近,本地选手在广州亚运的出色表演,又成为政府争办亚运的理据。
截止25日,香港选手在广州亚运获得8金,打破上届6金的纪录。更令港人振奋的是,香港选手在赛场上传出了种种励志故事。
譬如,自行车计分赛女选手黄蕴瑶在比赛中翻车受伤后,仍然坚持继续比赛且获得金牌,成为港人心中的英雄。
又如自行车老手黄金宝参加公路赛,在投诉南韩选手违规后获得金牌的故事,也令香港舆呼吁港人学习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亚运传来的这些正面讯息,大幅提升了民众对运动发展的关注,也成为政府争办亚运的利多因素。
22日公布的一项调查发现,本地6成年轻人支持申办亚运,较10月调查大幅增加了12%;青年对申办亚运的关注率也上升至76%。
另外,77%受访运动员赞成香港申办亚运,认为此举有助推动本地体育发展。
但令人注意的是,仍有47%的受访青年认为,不值得动用60亿元举办这项活动。
尽管本地运动员在亚运的表现令政府争办亚运的筹码增加,但各党派的反对立场至今未变。另外,相关学者也不见得赞同举办亚运。
中文大学运动学系一位学者接受中央社记访问时说,不赞同举办亚运。他认为,当前香港运动发展上的主要障碍是不够普及,即从小学、中学以至大学都没有足够资源和相关政策的配合。
他认为,应把资源放在全民普及运动上,而不是为了奖牌,把巨款花在某些菁英运动员身上。
综合而言,虽然香港选手在亚运的表现增加了政府申办亚运的筹码,但阻力仍很大。外界相信,在没有大多数支持的共识下,港府不会单方面宣布申办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