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想辦亞運 奈何民意不強

【新唐人2010年11月26日訊】(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特稿)10多年前,如果香港選手在亞運未能獲得金牌,外界不會有任何感覺,因為以當時香港的體育水平,這是自然的事。

但自1998年起,港隊表現進步。在當年的泰國曼谷亞運上,港隊獲得兩面金牌。以後,港隊在亞運的成續逐屆上升,2004年獲4金,2006年獲6金,本屆廣州亞運舉行至今奪得8金。

香港選手在亞運的表現不但逐年進步,也點燃了當局爭辦亞運的野心。

香港是重商城市,一向被稱為文化沙漠,體育水平更是薄弱,在國際體育比賽場上,一向不被重視。在香港回歸前後,港府漸察覺到這方面的問題,開始訂定支持體育發展的政策。

當局支持體育發展的一項重要策略,是要集中資源,培訓菁英運動員。在這項措施下,政府給予菁英運動員直接財政資助、提供學業和就業輔導,並頒發獎金給在國際比賽上表現出色的運動員。

此外,政府也與各體育組織合作,培訓有潛質的青少年運動員投身體育事業。上年度起,這方面的公帑支出達到港幣1500萬元。

再者,香港體育學院每年獲政府1億6千萬元經常性撥款,以便培訓1千名菁英運動員。

目前,體育學院正執行一項重新發展計畫並獲政府撥款18億元資助。根據計畫,學院將加強運動科學和醫學支援,協助運動員提升比賽層次。

除了推動體育菁英化外,港府也同時推行運動普及化和盛事化。所謂的盛事化,就是舉辦本地性質或國際級的大型運動比賽。

也是在這樣的思維下,港府於2008年協辦北京奧運馬術賽,又於去年舉辦第5屆東亞運動會。

舉辦第5屆東亞運,不但為香港贏得各方稱譽,香港選手也獲得26面金牌,打破過往幾屆只獲得零星幾面金牌的紀錄。

尤其令港人至今津津樂道的是,在東亞運上,香港足球隊以弱隊姿態,奮勇擊敗日本隊,奪得這面珍貴的金牌,牽動人心。

第5屆東亞運結束後,社會上尤其是體育界,開始有人要求政府考慮申辦2023年亞運。有人認為,對於申辦亞運,政府表面上反應低調,但實際上卻極欲舉辦。

事實上,亞運是一項盛事,這完全符合當局的體育政策。為此,港府於9月底起就申辦亞運諮詢民意,但令人沮喪的是,民意初步反應不理想,各黨派包括立場親政府的民主建港聯盟都表示反對。

根據10月初的一項調查,約800名受訪者中,6成半反對政府主辦2023年亞運,贊成的只有一成半。民眾反對的理由只有一個:花費太大,不值得。

當初政府估計,舉辦2023年亞運的直接成本在137億至145億元之間。在民意一片反對下,港府延長了諮詢期,又把直接成本減至60億元,顯示出政府不到最後一刻,不會放棄。

最近,本地選手在廣州亞運的出色表演,又成為政府爭辦亞運的理據。

截止25日,香港選手在廣州亞運獲得8金,打破上屆6金的紀錄。更令港人振奮的是,香港選手在賽場上傳出了種種勵志故事。

譬如,自行車計分賽女選手黃蘊瑤在比賽中翻車受傷後,仍然堅持繼續比賽且獲得金牌,成為港人心中的英雄。

又如自行車老手黃金寶參加公路賽,在投訴南韓選手違規後獲得金牌的故事,也令香港輿呼籲港人學習其不屈不撓的精神。

亞運傳來的這些正面訊息,大幅提升了民眾對運動發展的關注,也成為政府爭辦亞運的利多因素。

22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本地6成年輕人支持申辦亞運,較10月調查大幅增加了12%;青年對申辦亞運的關注率也上升至76%。

另外,77%受訪運動員贊成香港申辦亞運,認為此舉有助推動本地體育發展。

但令人注意的是,仍有47%的受訪青年認為,不值得動用60億元舉辦這項活動。

儘管本地運動員在亞運的表現令政府爭辦亞運的籌碼增加,但各黨派的反對立場至今未變。另外,相關學者也不見得贊同舉辦亞運。

中文大學運動學系一位學者接受中央社記訪問時說,不贊同舉辦亞運。他認為,當前香港運動發展上的主要障礙是不夠普及,即從小學、中學以至大學都沒有足夠資源和相關政策的配合。

他認為,應把資源放在全民普及運動上,而不是為了獎牌,把巨款花在某些菁英運動員身上。

綜合而言,雖然香港選手在亞運的表現增加了政府申辦亞運的籌碼,但阻力仍很大。外界相信,在沒有大多數支持的共識下,港府不會單方面宣布申辦亞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