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仙灵所隐—灵隐寺

【新唐人2010年6月26日讯】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子湖畔的飞来峰下,有一座我国东南一带最大的寺庙,这就是灵隐寺。

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的杭州最早的名刹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的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的灵隐山麓中,寺前有理公塔和冷泉。隐没于深山中的古寺,不仅景色宜人,而且多了一份空灵。

据史料记载,东晋时的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景色秀美,认为是“仙灵所隐”,故在此建寺,以“灵隐”为寺名。五代时吴越国王钱椒崇信佛教,因此广建寺宇,灵隐寺也被扩建,当时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七殿堂,僧众三千,成为当时的江南名刹。北宋时,有人品评江南诸寺,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清康熙南巡时,曾来到灵隐寺,并赐名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写有“云林禅寺”的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不过,因为灵隐寺已名扬天下,人们依旧称云林禅寺为灵隐寺。灵隐寺自创建以来,毁建10余次。如今人们看到的灵隐寺,是在清末修建的基础上修葺而成的。

与江南其他寺院的格局相仿,灵隐寺的主要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走入山门,首先进入的就是天王殿。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已巳岁闰五月》题记。天王殿里正中面朝山门供奉着弥勒佛像,其身后站着手执金刚杵的韦驮菩萨,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为南宋遗作;两侧是四大天王高各八米,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

天王殿后是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其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乃是吴越末年雕造的。大雄宝殿呈长方形,高33.6米,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是中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面的雕塑内容讲述的是善财童子拜观音的故事。观音两侧是善才童子与龙女,其上有地藏菩萨的雕像,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

大雄宝殿后为药师殿,殿中供奉着药师佛像及日天、月天。大殿左侧,有陈列着五百罗汉像线刻石的罗汉堂。灵隐寺中还珍藏着如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的等珍贵文物。

在灵隐寺旁的飞来峰上,有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射阳洞等石窟,内有五代至宋、元年间的石刻造像330余尊,一些造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比如玉乳洞内的一尊天冠观音造像。

唐代诗人宋之问曾作《灵隐寺》一诗,诗曰: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提起灵隐寺,人们自然会想起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和尚:济公。济公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卒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原名李心远,法名济公,浙江台州人,是当时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房孙。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是灵隐寺。关于他扶危济贫、惩恶扬善的故事因了同名电视剧的原因,已是家喻户晓。但是他的行径却被传说渲染得离奇古怪。事实上,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神通功能的名僧。但济公行径与一般出家僧人大不相同。据记载,济公性格不居常规,偶尔饮酒食肉,行若颠疯, 与一般寺僧格格不入,监寺不能相容他,被迫离开灵隐寺而到了净慈寺。

“古井运木”的故事便发生在净慈寺。他在净慈寺度过了馀生,一直到端坐而逝。济公非常热心,乐于助人,寺中有老病僧人,他常为之采 办药石。行游时为市人诵经下火,解忧排难,常常灵验,因此为人传诵。济公一生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衣衫不整,寝食无定,神来神去,人莫能测,疯疯颠颠,故又被世人称为“济颠”。

济公的出现验证了灵隐寺的“仙灵所隐”。济公的遭遇也为我们带来启示,就是不能用常规的眼光去评判一个人或一个新生事物,否则就易于失之偏颇。我们当今世上也有许多看似平常普通之人,也许“不普通”就隐藏在“普通”之中,正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