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9月22日讯】周一(9月21日)上午10点,新唐人电视台第二届“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决赛在曼哈顿哈德逊河61码头的“灯塔” (The Light House)拉开帏幕。经过一天紧张而有序的比赛,到今晚21时,十一名选手被题名第二届"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得奖选手的金榜,正式获奖名次将在22日晚的颁奖晚宴上公布。
这11位选手分别是:川菜:682号刘梓民,680号陈秉文,638号蒋永毅﹔鲁菜:602号郑泽,637号毕科江﹔粤菜:670号刘邦传,522号黄永权﹔淮扬菜: 673号余介崇,585号薛文虎,644号张华﹔东北菜: 639号闫德贵
周二晚间的颁奖仪式上,这些获奖选手将为到场嘉宾献上五大菜系的十道菜。
食材取自然 美味出自基本功
台湾选手余介崇是获得金榜题名的选手之一,余介崇16岁拜师学淮扬菜,“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擦桌子、洗菜,每早要烧开水给师师傅倒茶,这就要练一年。开始做菜先煮给自己和同学,再煮给师傅,通过了才能给客人做。”
673号台湾淮扬菜选手余介崇在9月21日的决赛中。(摄影:戴兵/大纪元)
台湾淮扬菜选手余介崇的决赛指定菜“松鼠鱼”。(摄影:爱德华/大纪元)
他介绍,淮扬菜烧的是原汁原味,讲究刀、火功,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如果说粤菜是公孙王子,淮扬菜就是温文尔雅的书生。比如说这个红烧百页,发百页、用各种香料烧肉等多道工序,还要用文火炖很长时间。我选择这道菜是因为这是很有代表性的家常淮扬菜,甜而不腻,是下饭的好菜。”
他认为大赛指定的“松鼠鱼”最能体现淮扬菜的功夫,“考的是刀功与火候掌握、油炸、酱汁。尤其是酱汁,不能用太白粉,完全是用火候浓缩收出来的,这样看上去才不是稠糊糊的。这是非常传统的做法。”
来自台湾的川菜选手白洲丞说,“厨师要了解食材的特性,中国古人讲究菜工细量少,也不会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新唐人大赛是找回中国传统菜,可以提升中国菜在西方的地位。”
知道本味儿才能做出好味儿
余介崇说,“一定要找到中国菜的传统味道,现代人生活的步调越快,离传统越远。而传统是先人智慧留下来的真功夫,需要被继承下来并加以推广,新唐人大赛因而非常有意义。”
以“鱼香肉丝”和“辣仔鸡”为自选川菜的台湾选手刘梓民说,“现在川菜在当代台湾都变味了,变得像台湾人喜欢的酸甜。现代人做菜认为好吃就行了,而不重视工序,其实如果不知道一个菜的原味,是做不好根据个人口味调制的好味道的。”
682号台湾川菜选手刘梓民在9月21日的决赛中。(摄影:戴兵/大纪元)
台湾川菜选手刘梓民的决赛自选菜“鱼香肉丝”。(摄影:爱德华/大纪元)
他说,“比如大赛指定的川菜‘水煮牛肉’是一道非常传统的四川本地菜,当时老板将工作的牛杀后,将肉分给员工作为犒劳,员工就将牛肉用辛辣香料来煮了吃。因此这道菜考的是干椒、花椒、豆瓣等的运用,这是我的师傅特地去四川吃了许多传统菜并讨教了很多厨师,回来教给我的方法。”
大赛助人寻回失去的传统
许多选手都像刘梓民一样,为了做出新唐人厨技大赛要求的真正传统风味菜,而费心多方请教,四处搜寻正宗的原料。
新唐人电视台第二届“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现场。(摄影:戴兵/ 大纪元)
评委陈永明表示,本次大赛的很多选手做出的菜都是采用最传统方式烹饪,新唐人大赛帮助人们了解真正的中国饮食文化,帮人们找回失去的东西。
他比喻说,大家都知道妈妈的菜最好吃,因为人有爱心才能做出最美的菜,而这样的人也一定能和我们一起回归传统。
找到传统味儿 华人感激西人赞
来自北京、现在曼哈顿一家公司做会计师的Kelly Teng女士特邀在一西人金融业朋友克若伍(Jim Crowe)卖$90贵宾票来品尝“传统的中国味儿”。而大赛的体验令她为中国菜文化感到骄傲。慕名而来的她说,今天感到作为中国“(大赛)菜好得令人难以置信。这样的高质量与新鲜是哪里都找不到的,是真正的中国传统的东西,我很感激主办单位让我们有这样的机会体验。”
对于第一轮粤菜,他们不约而同地最爱“生煎明虾”,“太好吃了”克若伍说,“外焦辛香,内里鲜嫩,从来没吃过这样传统的中国菜。明年我们要请一天的假专门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