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觉:“穷教育”与“苦孩子”

大陆中国的事,在港人看来许多都匪夷所思。比如日前《苹果日报》的一组摄影报导,便是如此。其中所见广东省紫金县中坝镇富坑旧塘小学之破败,以及该校代课教师廖国良之拮据,简直难以置信。

廖老师高龄71岁,已在此任教50年,但一直未能转正,目前月薪仅300余元,只及公办教师的四分之一。类似他这样身份的,在全省达5.3万名,无不在贫困线上挣扎,苦不堪言。

对此,前年冬天调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早有觉察。这位贵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封疆大吏,于08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针对偏远山区代课教师待遇太差作出指示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求两年内予以改善。

其实,广东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强省”,去年GDP高达3.5万亿元。只要拿出百分之一增拨于教育,便是350亿元。其中若抽出百分之一改善代课教师待遇,就是3.5亿。按5.3万代课教师平均每人可得6600元,即每月可增收550元。

上面假设的增拨GDP的百分之一作教育经费,绝非不切实际的幻想。事实上,中国去年的教育投入,不足GDP的2.8%,距离本世纪初当局承诺的4%差一大截,比周边国家都要低。即使广东省按上述比例加大投入,也不过占GDP的3.8%而已,还不到4%。

可惜只闻打雷,不见下雨。汪书记口惠而实不至,古稀老人廖老师仍困厄如昔。

与此同时,他所服务的已有58年历史的小学,其衰颓破败之状也一样50年不变。尽管份属贫困县的该县政府锐意“与时俱进”,其十几层的新办公大楼美轮美奂,玻璃幕墙“与国际接轨”;而旧塘小学的围墙则仍是泥砖砌就,不少斑驳脱落,教室墙有大洞,地面不平,桌椅也破烂不堪。两相对比,判若云泥。

记得去年汶川大地震,灾区倒塌的学校之多`学童殉难之众备受诘责。当时有人作对比称,在日本无论城乡,最漂亮`最牢固的建筑是当地的学校。中日两国“同文同种”,相隔“一衣带水”,学校环境如此不同,原因何在?实在耐人寻味!

不过,此次作报导的记者看来年纪还轻,对大陆的“国情”未免生疏。他们不晓得什么叫做“一无两有”,没有反映出改革开放带来的“可喜变化”。

所谓“一无两有”,指的是学校“无危房,有教室,有桌椅”。此乃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当局对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教育部门提出的要求。换句话说,“新中国”成立30余年,教室阙如,桌椅欠奉的学校并不罕见,号称“祖国的花朵”的孩子们就读场所不乏危房,他们的小生命分分钟可能不保。

于是,广东省当年作出规划,于84至86年实现“一无两有”。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终于如期达标。这无疑是邓公掌舵之后的一项德政。

观乎现时旧塘小学的照片,校舍符合以上标准。画面所见:教室宽敞,桌椅完整,屋顶梁木完好,墙身亦无裂缝,应不属危房。虽说略有漏光,但照明反可增加。学童们安坐其中,脸上洋溢灿烂笑容,说明人身安全绝对无虞。

由此可见,该村村委虽未对学校进行修缮,甚至挪用了早年省里下拨供“老区”(即中共赖以起家的“根据地”)维修改造校舍用的5万元,但此举似无不妥。作为当地的父母官,他们毕竟比一辈子困守山村小学的廖老师见多识广,高瞻远瞩,能把钱用到更有需要的地方,不排除其本身并不肿胀的腰包也需适当填充。(后者仅属臆测,并无实据)。

对于廖老师而言,固然因此增加了工作量:每逢雨季要架梯上房“执漏”,不无辛苦。但毛教导说:知识分子要改造世界观。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便是最好的途径。何况“生命在于运动”,读书人干点体力活,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回过头来细想汪书记那两句话,也不全是空谈。“再穷不能穷教育”:旧塘小学所在的“富坑”固然比不上珠三角的深圳东莞,但当地的幼童还留在本村上学,说明村民起码尚不虞温饱。学校建筑简陋,正与其所处环境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不可以“穷”视之也。

至于“再苦不能苦孩子”,也有迹象可寻,并非信口开河。照片所见幼童不是乐呵呵的么?何苦之有?但也许是温总理对四川地震灾区学童的训示,已由廖老师原原本本转达这些“老区”的孩子们。他们懂得了“多难兴邦”的道理,知道对本校的一点“暂时的困难”无须介意,“希望在明天”。何况“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他们至少不需要啃草根树皮过日吧。

这一切就叫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09-1-10)修订

--转自《新世纪新闻网》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