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國的事,在港人看來許多都匪夷所思。比如日前《蘋果日報》的一組攝影報導,便是如此。其中所見廣東省紫金縣中壩鎮富坑舊塘小學之破敗,以及該校代課教師廖國良之拮据,簡直難以置信。
廖老師高齡71歲,已在此任教50年,但一直未能轉正,目前月薪僅300餘元,只及公辦教師的四分之一。類似他這樣身份的,在全省達5.3萬名,無不在貧困線上掙扎,苦不堪言。
對此,前年冬天調任廣東省委書記的汪洋早有覺察。這位貴為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封疆大吏,於08年9月9日教師節前夕,針對偏遠山區代課教師待遇太差作出指示稱:「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求兩年內予以改善。
其實,廣東作為中國「第一經濟強省」,去年GDP高達3.5萬億元。只要拿出百分之一增撥於教育,便是350億元。其中若抽出百分之一改善代課教師待遇,就是3.5億。按5.3萬代課教師平均每人可得6600元,即每月可增收550元。
上面假設的增撥GDP的百分之一作教育經費,絕非不切實際的幻想。事實上,中國去年的教育投入,不足GDP的2.8%,距離本世紀初當局承諾的4%差一大截,比周邊國家都要低。即使廣東省按上述比例加大投入,也不過佔GDP的3.8%而已,還不到4%。
可惜只聞打雷,不見下雨。汪書記口惠而實不至,古稀老人廖老師仍困厄如昔。
與此同時,他所服務的已有58年歷史的小學,其衰頹破敗之狀也一樣50年不變。儘管份屬貧困縣的該縣政府銳意「與時俱進」,其十幾層的新辦公大樓美輪美奐,玻璃幕牆「與國際接軌」;而舊塘小學的圍牆則仍是泥磚砌就,不少斑駁脫落,教室牆有大洞,地面不平,桌椅也破爛不堪。兩相對比,判若雲泥。
記得去年汶川大地震,災區倒塌的學校之多`學童殉難之眾備受詰責。當時有人作對比稱,在日本無論城鄉,最漂亮`最牢固的建築是當地的學校。中日兩國「同文同種」,相隔「一衣帶水」,學校環境如此不同,原因何在?實在耐人尋味!
不過,此次作報導的記者看來年紀還輕,對大陸的「國情」未免生疏。他們不曉得什麼叫做「一無兩有」,沒有反映出改革開放帶來的「可喜變化」。
所謂「一無兩有」,指的是學校「無危房,有教室,有桌椅」。此乃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當局對全國各省`直轄市和自治區教育部門提出的要求。換句話說,「新中國」成立30餘年,教室闕如,桌椅欠奉的學校並不罕見,號稱「祖國的花朵」的孩子們就讀場所不乏危房,他們的小生命分分鐘可能不保。
於是,廣東省當年作出規劃,於84至86年實現「一無兩有」。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終於如期達標。這無疑是鄧公掌舵之後的一項德政。
觀乎現時舊塘小學的照片,校舍符合以上標準。畫面所見:教室寬敞,桌椅完整,屋頂梁木完好,牆身亦無裂縫,應不屬危房。雖說略有漏光,但照明反可增加。學童們安坐其中,臉上洋溢燦爛笑容,說明人身安全絕對無虞。
由此可見,該村村委雖未對學校進行修繕,甚至挪用了早年省裡下撥供「老區」(即中共賴以起家的「根據地」)維修改造校舍用的5萬元,但此舉似無不妥。作為當地的父母官,他們畢竟比一輩子困守山村小學的廖老師見多識廣,高瞻遠矚,能把錢用到更有需要的地方,不排除其本身並不腫脹的腰包也需適當填充。(後者僅屬臆測,並無實據)。
對於廖老師而言,固然因此增加了工作量:每逢雨季要架梯上房「執漏」,不無辛苦。但毛教導說:知識分子要改造世界觀。參加勞動,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便是最好的途徑。何況「生命在於運動」,讀書人幹點體力活,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回過頭來細想汪書記那兩句話,也不全是空談。「再窮不能窮教育」:舊塘小學所在的「富坑」固然比不上珠三角的深圳東莞,但當地的幼童還留在本村上學,說明村民起碼尚不虞溫飽。學校建築簡陋,正與其所處環境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不可以「窮」視之也。
至於「再苦不能苦孩子」,也有跡象可尋,並非信口開河。照片所見幼童不是樂呵呵的麼?何苦之有?但也許是溫總理對四川地震災區學童的訓示,已由廖老師原原本本轉達這些「老區」的孩子們。他們懂得了「多難興邦」的道理,知道對本校的一點「暫時的困難」無須介意,「希望在明天」。何況「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他們至少不需要啃草根樹皮過日吧。
這一切就叫做「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09-1-10)修訂
--轉自《新世紀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