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经济危机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一周经济回顾节目﹐我是东方。这次世界范围金融危机引发的可能的经济萧条﹐许多人拿来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相比。大萧条指的是1929到1932年这段时间﹐标准普尔五百指数从1929年9月16 号的32 点﹐到1932年6月1号的时候跌到4点﹐损失了86% 的资产。
今天的标准普尔五百指数跟去年10月最高点相比﹐损失了40%﹐这跟大萧条时期一样﹐也是在一年的时间内﹐1930年9月底﹐损失了几乎40%。如果在1930年的时候买了股票﹐那还会再跌40%﹐但是从历史数据来看﹐长期持有股票还是比债券和持有现金划算。
根据联储会搜集的资料﹐如果你在1928年1月1号﹐也就是大萧条之前﹐买了1百块钱的股票﹐1930年底就剩下98块7毛5﹐1935年底﹐值1百10块钱﹐12% 的盈利﹐到1940年﹐也就是二战最艰苦的时刻﹐值1百零7块钱。如果你持有股票20年之后﹐值3百55块钱﹐260% 的盈利﹐相比之下﹐如果持有美国政府债券的话﹐同样的20年只给你带来盈利81%。
至于说现在大家是买入还是变现﹐等到股市恢复之后再买入﹖这是您自己的决定﹐也是您自己该做的功课。有意思的是﹐最近中共的宣传机器在宣扬中国的制度相比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金融制度更优越﹐因为中国的银行并没有出现其他国家的信贷危机。本开场白觉的非常可笑。
当今各国出现的信贷危机有次级房贷引起﹐放出去的债无法收回﹐变成了坏帐﹐干脆停止借贷行为﹐银根一下子冻结﹐企业没有了资金周转﹐也就是说﹐并不是银行没有钱﹐是有钱不敢借出去﹐金融市场不是资金出现了危机﹐是信心出现了危机﹐哪一天恢复了信心﹐哪一天金融市场才会正常运转。
而中国呢﹐虽然经济改革了那么多年﹐但金融并不是市场化的金融市场﹐还是计划经济的一部分﹐银行还是属于国家的银行﹐银行的借贷行为绝大多数不是出于商业目的﹐更是出于政治目的﹐为了保持一定的就业率﹐必须不断贷款给国营企业﹐为了本地的GDP 高速增长﹐必须贷款给政府的基建工程﹑面子工程﹐正是由于这些政治贷款造成了中国银行的大量坏帐﹐要是搁到华尔街﹐早就破产多少次﹐金融危机多少遍了。
为了让银行上市﹐北京当局前几年动用了上万亿人民币的财政支出﹐动用了4百50亿美元为银行剥离坏帐﹐这跟欧美国家向银行注资有什么区别﹖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危机由国家和全体老百姓垫背而没有显露出来﹐就能说计划经济的体制优越吗﹖中国房地产市场降温﹐那些房屋贷款怎么办﹖恐怕中国即将来临的的危机更大﹐这是今天的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