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昨天公布,今年八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幅度为百分之四点九,虽然这个涨幅仍然令人不安,但是这也是该价格指数的增长幅度在十四个月以来首次降到百分之五以下。由此看来,近一年多以来,中国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的努力似乎已经初见成效。
但是人们不难发现中国经济中一个非常反常的现象,那就是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下降的同时,另一个重要的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却连续十几个月快速上升。上个月,这个指数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百分之十点一,再度刷新十二个月以来的该指数上涨的记录。
居民消费和工业品的价格虽然并不总是完全地同步运动,但是二者有着如此巨大反差的反向运动确十分反常。尤其是在时间顺序上,通常是工业品价格上涨在先,消费价格上涨在后。但是此次中国的两个价格的变化顺序却截然相反,消居民费价格上涨在先,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在后。这种反常的反向运动说明了什么呢?
让我们首先看看中国此番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无疑,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中国工业品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工业生产的能源消耗居世界之首,而中国本身又是一个能源进口大国。中国除了石油消费的百分之四十依赖进口以外,也于最近由原来的煤炭净出口国变成煤炭净进口国。同样,原材料价格,尤其各种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化工材料等大宗进口物质的国际价格上涨也是推动中国工业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除了这些客观因素之外,各种政策因素也不容忽视。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的异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低利率政策极大地刺激各地区各部门的投资的需求;近年来,为了平息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民众对工资收入和社会福利增长长期低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不满,中央政府相对加大了劳动收入和福利增长的力度;与此同时,消费品的增长势必引起工资的进一步增长,各级政府和企业不得不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来平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不满。这后两项政策自然会推动工业品的劳动成本上涨。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通常被看作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一个先行指标。这是因为除了农产品之外,绝大部分的消费品的生产原料和生产设备都是由工业品在加工而成的。即使是农产品,其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化肥、农业机械、运输工具等也都是工业品。除非消费品的生产厂商和农民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提高到能够完全消化掉工业原料和生产设备涨价的因素,否则消费品的价格迟早会随之上涨。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多年来是买方市场,消费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利润很低,要求他们来消化工业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几乎是不可能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在工业品价格指数连续上涨的情况下逐月回落呢?在我看来,政府的物价管制措施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自从去年夏天以来,中国政府在许多消费品的生产行业采用了物价控制的行政措施;与此同时,对一些影响到消费品价格指数的食品、电力等的生产和供应厂家也通过财政予以补贴。
物价管制在非常时期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在采取物价管制和价格补贴政策的时候,对于这种管制和补贴的退出机制必须有一个清醒地设计和准备。否则,管制的时间越长,财政补贴越多,宏观和微观的经济效益都会大幅度降低。这样不仅达不到保障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目的,相反还会导致企业由于入不敷出而大量倒闭;各级财政由于无法负担巨额的补贴而崩溃;经济不可避免地出现恶性通膨胀或者类似计划经济情况下的隐性通货膨胀。不知道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决策者对此是否有足够的认识。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