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昨天公佈,今年八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增長幅度為百分之四點九,雖然這個漲幅仍然令人不安,但是這也是該價格指數的增長幅度在十四個月以來首次降到百分之五以下。由此看來,近一年多以來,中國政府控制通貨膨脹的努力似乎已經初見成效。
但是人們不難發現中國經濟中一個非常反常的現象,那就是在居民消費物價指數下降的同時,另一個重要的價格指數─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卻連續十幾個月快速上升。上個月,這個指數於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百分之十點一,再度刷新十二個月以來的該指數上漲的記錄。
居民消費和工業品的價格雖然並不總是完全地同步運動,但是二者有著如此巨大反差的反向運動確十分反常。尤其是在時間順序上,通常是工業品價格上漲在先,消費價格上漲在後。但是此次中國的兩個價格的變化順序卻截然相反,消居民費價格上漲在先,工業品出廠價格的上漲在後。這種反常的反向運動說明了什麼呢?
讓我們首先看看中國此番工業品價格上漲的原因。無疑,國際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是中國工業品價格上漲的一個主要原因。中國工業生產的能源消耗居世界之首,而中國本身又是一個能源進口大國。中國除了石油消費的百分之四十依賴進口以外,也於最近由原來的煤炭淨出口國變成煤炭淨進口國。同樣,原材料價格,尤其各種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化工材料等大宗進口物質的國際價格上漲也是推動中國工業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除了這些客觀因素之外,各種政策因素也不容忽視。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實行的異常寬鬆的貨幣政策、尤其是低利率政策極大地刺激各地區各部門的投資的需求;近年來,為了平息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民眾對工資收入和社會福利增長長期低於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不滿,中央政府相對加大了勞動收入和福利增長的力度;與此同時,消費品的增長勢必引起工資的進一步增長,各級政府和企業不得不適當提高最低工資水平來平息人們對通貨膨脹的不滿。這後兩項政策自然會推動工業品的勞動成本上漲。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通常被看作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一個先行指標。這是因為除了農產品之外,絕大部份的消費品的生產原料和生產設備都是由工業品在加工而成的。即使是農產品,其生產過程中所必需的化肥、農業機械、運輸工具等也都是工業品。除非消費品的生產廠商和農民的生產技術和勞動效率提高到能夠完全消化掉工業原料和生產設備漲價的因素,否則消費品的價格遲早會隨之上漲。中國的消費品市場多年來是買方市場,消費品生產和流通環節的利潤很低,要求他們來消化工業品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幾乎是不可能的。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中國的消費品價格指數在工業品價格指數連續上漲的情況下逐月回落呢?在我看來,政府的物價管制措施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自從去年夏天以來,中國政府在許多消費品的生產行業採用了物價控制的行政措施;與此同時,對一些影響到消費品價格指數的食品、電力等的生產和供應廠家也通過財政予以補貼。
物價管制在非常時期對於保障社會穩定和人民生活是無可厚非的。問題是,在採取物價管制和價格補貼政策的時候,對於這種管制和補貼的退出機制必須有一個清醒地設計和準備。否則,管制的時間越長,財政補貼越多,宏觀和微觀的經濟效益都會大幅度降低。這樣不僅達不到保障人民生活和社會穩定的目的,相反還會導致企業由於入不敷出而大量倒閉;各級財政由於無法負擔巨額的補貼而崩潰;經濟不可避免地出現惡性通膨脹或者類似計劃經濟情況下的隱性通貨膨脹。不知道中國政府的經濟政策決策者對此是否有足夠的認識。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