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颖:七次失手是运动员自己给自己发金牌

奥运会开赛四天来,给我令人目炫和感慨的场景有很多,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昨晚男子举重62公斤级的比赛,哥伦比亚运动员奥斯卡·菲格罗亚的七次不可思议的失手。这个用周星星的话来说是“失败,彻底的失败”的运动员,为什么让许多人感慨?有的人甚至从他的举动中,读出了一些温暖意味来。

在注重“更快、更高、更强”,只把鲜花的掌声送给优胜者的体育盛会上,为什么有人会对一个“不快、不高、不强”的失败者投以同情和敬重的眼光呢?难道仅仅因为奥斯卡·菲格罗亚离场时那几滴伤感的眼泪吗?

其实,在奥运会历史上,从来不缺少这种被人敬重的失败者的例子:

1904 圣路易斯第三届奥运会马拉松赛中,古巴邮差费利克斯穿着长裤和笨重的皮靴出现在起跑线上,人们临时给他剪短了衫袖和裤管,并借给他一双轻便的鞋子,比赛中因饥渴难耐,他跑到一果园吃了几个青苹果,最后虽仅跑了第4名,什么牌都没得,但奥运历史上仍然记下了他,而且,他的知名度显然比该场比赛的金银铜牌得主更大。

08伦敦第四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领先的意大利糖果商皮特里在离终点最后15米处摔倒受伤,两位医生搀着他走到终点,因借助了他人的力量,他被剥夺了获金牌的资格,但赛场上的失败者皮特里却因这种精神被载入了和奥运史册。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英国的德雷克·雷蒙德在男子四百米半决赛中右腿跟腱撕裂摔倒在地。当他看到医护人员抬着担架朝他跑来的时候,他一跳一拐地往前走,创下了奥运会最慢的400米记录,但场内六万五千名观众为他爆发出雷鸣般掌声。

坦桑尼亚选手阿克瓦立,在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途摔倒受伤,在全部比赛结束一个多小时后才抵达终点,被称为奥运史“伟大的最后一名”。

2000悉尼奥运会上,作为特选的赤道几内亚选手莫桑巴尼在奥运泳池内,笨拙地将头露在水面上游自由泳,不喑水性的他在最后10米精疲力竭,扑腾着不让自己沉底。他坚持到终点,100米自由泳费时几乎如同马拉松。但他的执著,为自己迎来是掌声而不是嘲笑。

1932年刘长春一个人代表中国参赛,虽然在100米和200米比赛的预赛中即遭淘汰,但他却代表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尊重和认同。中国人的奥运史,无论怎么样,都不可能跳开他这个伟大的失败者的。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非常多,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过: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能站到奥运的历史舞台上,其实就是一种荣耀。那些失败者之被记入人们的记忆,便是对奥运精神的更广义和深远的解释——在这里,没有失败者,包括观众在内,每个参与者都是胜利者,他们共同创造了人类的一场精神盛筵。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境界和胸怀,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金牌崇拜”者和“锦标主义”者,他们关注比赛的结果胜过于过程。在他们心目中,只有胜者的席位,没有败者的位置。作为以竞技项目,崇拜胜者,热爱金牌,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过激了的话,就不行了。笔者在杜丽失金的当天,看到某些网站上的网友公然以极其下流污秽的语言来骂她时,确实有一种出离愤怒的感觉。这似乎太像古罗马角斗场上那些暴民观众了,面对自己这方的角斗士,胜利了就是英雄,输了就高叫杀死他!这种建立在成王败寇心态下的爱与憎,让人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如果说观众的选择还太个体甚至盲目,但某些机构或主事者对胜败的过分看重,则让人感觉更为可怕一些。一种不成文的“潜规则”在体育业界流行:“一千个枚银牌,不如一枚金牌”。这不仅仅只是一种说法,而是在包括奖金分配等指标上都有明细规定的规则。这也就不难解释,那些获得了银牌的运动员,哭得比倒数第一名都还惨的感觉了。你能说得清,这眼泪的构成中,有多少是情感,有多少又是实利因素呢?

但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简单的成败论英雄的优胜观中走出来。本届奥运会,人们开始剥离掉附加在奥运金牌上的过多的负担,体会奥林匹克运动竞技游戏的快乐,包括朱启南摘银、华天坠马而痛失比赛资格、爆冷输给日本选手的羽毛球头号女双组合杨维/张洁雯、以及中国男篮以31分之差败给美国“梦八”,都换来了观众的理解、包容甚至赞誉,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奉献的过程并不差,这也许就是男子足球之所以没有获得观众原谅的原因吧?

当然,英雄永远是奥林匹克亘古不变的主角,每一届奥运会都会成就不少英雄。然而在百年奥林匹克的历程中,并不只是胜利者才是英雄,那些参与奥运、传递奥林匹克精神的选手同样会被历史铭记。奥林匹克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尽力了,不论输赢,都是成功的。从这一点上讲,哥伦比亚运动员奥斯卡·菲格罗亚的七次不可思议的失手的意义,如同那些从没有拿过奖牌却兢兢业业参加将体育做为终生事业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颁发了属于自己的金牌。

--转自(作者博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