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十二日电)国人一年吃掉三十亿元的止痛药,不少非类固醇的止痛药都有肾毒性,但医界今天说,由于通报及研究不足,药品不良反应通报系统无法显现的高危险病及高风险药物,以致于长期正当用药导致的肾功能不全问题,遭到轻忽。 在高雄县凤山市开业的社区药师陈映伶指出,平日的长销药除了感冒药、胃肠药,还有止痛药,老人家要止住眼前的疼痛,并不会想到医院慢慢查出原因,不但常吃止痛药,也是酸痛贴布的爱用者。
中央健保局统计显示,非类固醇性消炎止痛剂的用量在2005年时,用到新台币二十七点五亿元,2006年攀升到二十八点七亿元,以此幅度估算,今年可达三十亿元,这还不包括民众自己到药房买止痛成药。 行政院卫生署药政处长廖继洲认为,中老年人常有头痛、筋骨痛、关节痛等疾病,促成了止痛药的使用增加。
中华民国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连瑞猛则说,坊间的止痛成药成分并无成瘾性,使用的人却因为心理依赖,所以才会愈用愈多。 有个真实案例是位四十出头的女性患者,她从年轻时就一直苦于头痛,止痛药吃了十多年,前几年担心长期吃西药会伤肝伤肾,于是改服中药,结果还是不知不觉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目前洗肾。
肾脏医学会怀疑,滥用来不明的植物药、止痛药,是国人尿毒症高发生率的原因之一;然而,diclofenac、ketorolac等药理上具肾毒性的止痛药,在药品不良反应通报资料库上,很少看到肾毒性、急性肾衰竭之类的病例症状,翻开历年的药害救济案件,不到十件是属于正当用药引起肾脏及泌尿道的失调。 在药害救济基金会的药害救济和药物不良反应通报的资料库里,找不到能伤害台湾人肾脏的高危险药物集中在哪些品项;而除了已知会引起间质性肾炎的马兜铃中药外,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委托长庚医院中医分院办理的中草药不良反应通报中心,也没有明确指出哪些中药伤肾
台湾肾脏医学院政策委员会召集人江守山指出,医院诊所可能认为非类固止痛药的肾脏不良作用是药理常识,而疏于通报,所以,无法反映止痛药如何影响肾功能的实际情况。 他说,止痛药非常容易取得,有些病患因为退化性关节炎、自体免疫疾病等因素而长期服用止痛药;有些病患如糖尿病、高血压或肝病,服用止痛药也要小心,这些病患有需要列入监测对策,建议卫生署可以检做肌酸肝值做为监测早期肾病变的工具。9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