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月10日尹錫悅當選總統為標誌,韓中關係即將走進新階段。尹錫悅有「韓國的川普」之稱,對中共強硬,表示要重建韓美關係(當選後即與拜登通話)。雖5月才正式就職,但已展開前期工作,其中派遣韓美政策協商代表團訪美(4月3日啟程)一事最受關注。
代表團轉交了尹錫悅寫給拜登的親筆信。團長朴振稱,親筆信體現出尹錫悅發展韓美同盟的堅定意願,勾勒出發展藍圖,力促韓美關係升格為全面戰略同盟,以共同應對朝核、經濟安全問題等一系列新挑戰。韓美關係的走向,非常刺激中共的神經,尤其如下四點:
(一)韓國加入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問題。中共罵QUAD是「亞太版北約」,一直掣肘韓國加入。尹錫悅競選時曾承諾,加入QUAD下屬的工作小組,並在日後循序漸進地準備正式加入QUAD。這次代表團訪美,朴振表示,「我們想加入QUAD進行活動……美方也表示非常期待韓國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白宮印度太平洋協調員坎貝爾則說,「從以軍事同盟起步的韓美同盟發展成為經濟安保和技術同盟非常重要」,「期待與韓國進行多種合作」。
(二)美國在韓部署戰略武器問題。這嚴重衝擊著中共極擔心的所謂「太平洋地區戰略平衡」問題。尹錫悅承諾「堅決應對」朝鮮威脅,在推動韓美聯合軍演「正常化」之外(為安撫朝鮮並恢復停滯不前的談判,文在寅政府縮減了規模),尋求美國部署轟炸機、航空母艦和核潛艇等戰略資產。這次訪美,在被問及是否與美國討論了部署戰略武器的相關內容,朴振稱,雙方在協商過程中很自然地提到了該問題,一致認為戰略武器是增強延伸威懾的重要因素,並在該層面進行探討;一位白宮官員則表示,雙方就美國的國防承諾進行了「廣泛討論」,但未作出詳細說明。
此外,中共曾因「薩德入韓」跟韓國大鬧一場。2017年11月22日,中共宣布文在寅政府承諾「三不一限」,即:不考慮追加薩德系統;不加入美國反導體系;不發展韓美日三方軍事同盟;為了不損害中(共)國戰略安全利益而限制使用「薩德」(韓方表述不同,比如沒有「一限」)。尹錫悅競選時期公開批評文在寅政府的「三不」立場。4月4日,針對媒體報導中方要求韓方在「薩德」系統的「三不」立場基礎上再加「一限」一事,韓國總統職務交接委員會首席副發言人表示這是侵犯韓國軍事主權的嚴重事件,要求文在寅政府披露詳情。「薩德」問題如成韓國政府交接時的外交安全爭論焦點,也將影響韓中關係。
(三)強化韓美「全面戰略同盟」的共同價值觀問題。尹錫悅競選時表示在「共享自由民主、市場經濟、人權等核心價值觀」的同時,把韓美同盟建設成戰略性的綜合同盟,以此作為外交政策的核心。這次訪美,韓方向美方說明了尹錫悅希望將韓美關係提升為更高水平的全面戰略同盟的構想,雙方就此達成共識。關於美國對華戰略上韓國所扮演的角色,朴振表示,「韓國和美國是基於共同價值的同盟」,「雙方一致認為,建立民主主義、市場經濟、法治主義、人權等國際規範基礎上的秩序非常重要,中方也應該理解這一點,並做出接受的行動」。
(四)深化韓美經濟安全合作、降低對華依賴問題。這次訪美,朴振表示,韓美能夠一起展開合作的領域相當多元,雙方在強化尖端技術、供應鏈、核能合作等各領域的合作上展開協商。
這裡的重點有二。其一,韓國將積極參與拜登政府即將推出的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y Framwork,IPEF)。根據白宮2月公布的《印太戰略》,排除中共的IPEF將「促進高標準貿易、治理數字經濟、提高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性、促進投資的透明性、推動高標準基建、構建數字連接」。IPEF與傳統貿易協定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注重價值和規則。這對外貿依存度相當高的韓國是有利的。而在IPEF框架中,韓國占據優勢的領域相當多。
其二,在維繫雙邊經濟夥伴關係的同時,降低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一方面,自2003年開始,中國超越美國成為韓國最大的出口市場;2021年,中韓雙邊貿易總額高達3623.5億美元(同比增長26.9%),相當於該年韓國與美國、日本、歐盟貿易規模總和。而且,2017年美中貿易戰後,韓國對中國的依賴度逐步上升。以美國供應鏈重組計劃的四類核心產品為例,半導體對中國依賴度為39.5%,是日本的2倍多、美國的6倍多;電動汽車電池為93.3%,達到日本的1.5倍、美國的2倍多;醫療品及醫藥原料(抗生物質)為52.7%、稀土為52.4%,均遠遠高於美日。又如,2021年10月中共因煤炭短缺限制尿素出口後,韓國約400萬輛柴油車因車用尿素短缺而面臨停擺危機,其中200萬輛是貨車,令韓國面臨物流大亂危機。
另一方面,隨著美國推進供應鏈「去中共化」,曾經的「中國紅利」變成了「中國風險」;而且,中共是個為達到目的隨時可能揮舞經濟報復籌碼的政權,因此韓國必須推行國際貿易多元化策略,控制風險。比較而言,日本2012年因釣魚島事件受到中共的經濟報復後,一直用「中國+1」的戰略降低對華依賴度;但韓國在經歷了「薩德報復」之後,依然沒有改變。
對此,尹錫悅新政府將推出一整套政策來降低對華依賴度,包括與美國加深合作(有學者稱「在極端情況下韓國甚至會選擇偏向美國一邊」), 針對東南亞、印度、歐洲等地實行多元化合作戰略,加強數字經貿戰略的計劃(在有關數字貿易協定的事務上發揮主導作用)等等。
以上四點動向,顯示韓國對華政策正在醞釀著重大調整。中共也不是看不到。3月25日,習近平打破慣例,與尹錫悅這個韓國候任總統通電話(中方通常在一國領導人正式開啟任期後安排領導人之間的通話)。不過,在這之前,尹錫悅已與美、日、英、澳、印五國首腦通電話了,明顯把中共擺後(這與文在寅大不同,文在寅當初當選總統後,與外國首腦的通話順序分別為美、中、日、印、俄等)。
在通話中,習有兩句話別有意味,一是「加強政治互信」,一是「為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作出積極努力」,這表明了中共憂心的重點所在:韓美聯盟全面升級,韓中相背而行,經濟疏離。但是,中共對韓國的關切——朝鮮3月24日試射洲際彈道導彈導致朝鮮半島和地區緊張局勢急速升級——卻無實質性回應;在隨後中共公布的兩人通話內容中也隻字不提。這顯示中共仍在繼續對韓的老政策,對尹錫悅即將開啟的韓國新航程沒有實質性因應對策。
由此看來,韓中只能漸行漸遠了。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