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當時還是總統候選人的喬‧拜登(Joe Biden)向記者表示,他將禁止中國公司參與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的修建。這位特拉華州的民主黨人和他的記者團似乎那時還不知道中國公司已經開始在美國參與關鍵的基礎設施建設了。
比如說從舊金山到加州奧克蘭的海灣大橋(Bay Bridge)的新跨部分。
海灣大橋的東跨,原本是一座建於上世紀30年代的雙層懸索橋,在1989年的洛馬·普雷塔(Loma Prieta)地震中受損。大橋經過快速的初步修復,一個月後重新開放了。但為了確保它能抵禦大地震,還需要進一步的工作。其中一個選項就是在1992年對大橋進行改造,預估費用為2.5億美元。但加州卻選擇用預計超過10億美元(pdf)來建造一座新橋替代這個改造計劃。
然而,渴望參與大橋項目的美國工人很快就失望了。
加州的政客們拒絕了聯邦基金,原因是聯邦基金要求所有的鋼材都是美國製造;因此,取而代之的是,他們選擇了一家使用一些中國鋼材和中國勞動力的公司。橋面和材料就在中國建造,而美國工人只負責組裝零件、澆築混凝土等。
政客們選擇了中共國營的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而直到那時,該公司還從未有過任何建橋經驗。振華公司為該項目工作的3,000名員工中,有鋼筋切割工、焊工、拋光工和工程師。
而到2007年,這些中國材料就被證實有問題了。在上海製造廠的檢驗中發現,粗鋼筋出現了裂縫。2009年,該公司從中國運來了主橋塔和28塊橋面。工程師不但在焊接處發現了數百條裂縫(這是違反合同規定的),而且750塊面板的每一塊都必須進行修理。2013年,此項目中,數十根長金屬杆斷裂,在暴風雨中,大橋的關鍵部位灌滿了水。
總之,這座橋的造價比預算高出了50億美元——比預計花費2.5億美元改造原有結構更是要高得多得多。新橋延期了10年才建成,而且仍然充滿了安全問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結構工程教授阿伯爾翰森‧阿斯坦尼-阿塞爾(Abolhassan Astaneh-Asl)在2000年表示了他對新橋設計不符合抗震安全要求的擔憂,並告訴記者,他不會使用這座橋。
而眾所周知,當時的州長傑裡‧布朗(Jerry Brown)完全忽視(對這座橋一直在進行的)愚蠢的修修補補,他還有句名言:「『破事兒』(註:髒話)總會發生。」當吹哨人呼籲進行刑事調查時,當時的州檢察長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壓根沒有理會他們。而這濫用公款的事也絲毫沒有引起時任副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的注意。就在去年,他還宣稱中國人(中共)「不是壞人」,「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
憑藉他們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也被稱為「一帶一路」——單從表面上看,都知道中共是在直接跟美國搞競爭。正如《紐約時報》曾說的那樣,北京是要成為「世界的土木工程師」。此後,其它國家也開始警惕起來。
今年年初,羅馬尼亞政府通過了一項備忘錄,將設在中國的公司排除在公路或鐵路建設項目的公共合同之外。據副總理丹·巴爾納(Dan Barna)說,這個決策在羅馬尼亞「急需啟動基礎設施工程」的時候產生是因為擔心那些「不符合歐洲標準」的公司。
也許羅馬尼亞人已經注意到,在海灣大橋項目中,由於中共的勞動力和材料不符合美國標準而使投資打了水漂。但羅馬尼亞選擇與中共保持一定距離也可能有另外一個原因。
正如其他上千萬歐洲人一樣,羅馬尼亞人從1947年到1989年一直生活在共產主義的桎梏之下,當時羅馬尼亞全民奮起反抗,推翻了獨裁者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的統治。基於這種經歷,羅馬尼亞很排斥與中共政權產生瓜葛。嚴格說,對任何國家來講都沒有必要因任何項目僱用任何中共的公司。
中共參與的海灣大橋項目,既欺騙了美國工人和納稅人,也給加州留下了一個安全性備受質疑的基建項目。
「如果一個部件出現故障,整個橋體就會坍塌。」阿斯坦尼-阿塞爾(Astaneh-Asl)說,「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關鍵橋體的斷裂就已經不能被容忍了。而當你看到這座橋的新跨時,你會發現存在很多隱患。」
而考驗將會隨著下一次地震來臨。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灣區在2032年前將發生一場大地震。
原文The Trouble With Chinese Infrastructure-How collaboration with China left California with an unsafe bridg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勞埃德·比林斯利(Lloyd Billingsley)是《是的,我是騙子:美利堅合眾騙子》(Yes I Con: United Fakes of America)、《把他們「綁」起來:文學調查》(Barack 『em Up: A Literary Investigation)、《好萊塢黨》(Hollywood Party: Stalinist Adventures in the American Movie Industry)等書的作者。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浩宇)